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旅游
3  4  
PDF 版
· 春节国内游
热门线路已出炉
· 一对七旬驴友的“户外攻略”
· 山西推出民俗文化游
· 京港联手推出
奥运旅游线路
· 冬日
乡村小景
· 今年春节机票更火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对七旬驴友的“户外攻略”
  时尚老夫妻恋上自助游

  郑昌业今年72岁,老伴郝桂英今年70岁,老两口家住郑州市阳光四季园,如今已结婚50年,他们是一对地地道道的时尚老“驴友”(特指自助旅游、一般性探险游等的爱好者)。

  1996年,郑昌业和老伴都退休了。郑昌业对老伴说:“人们都说旅游需要时间、体力还有经济,现在咱三个条件都具备了,该出去走走了。”郝桂英说:“行,我听你的。”

  那一年的秋天,老两口跟旅游团去了云南。5天行程,可在景点上真正停留的时间不到两天,其余都浪费在了转车和无休无止的购物上。回来后,郑昌业对老伴说:“太不划算了,咱还是自助游吧!”随后,郑昌业找来地图,把中国各个省市的景点细细研究了一遍。郑昌业对老伴说:“趁着咱们腿脚还麻利,咱就先难后易,从远到近开始吧。”

  第二年春天,老两口又去了云南。出发前,郑昌业已经把云南的地图研究了几十遍,景点的书也看了好几本,去哪个景点住哪里便宜,交通路线怎么走,甚至宾馆门口坐几路车都明明白白。一切准备妥当,老两口背着行囊出发了。那一个星期的时间,他们优哉游哉地在大理的石板路上散步,在玉龙雪山下留影,在蝴蝶泉放河灯……他们第一次发现,旅游原来并不只是赶路,在陌生的路上,人一样可以从容快乐。

  2.5万元潇洒走中国

  香港回归的日子是7月1日,郑昌业的生日也是7月1日,还真有缘分。

  事实上,1997年香港回归时,郑昌业就有了去香港转转的念头。2004年,郑昌业开始做准备。起初,他想跟着旅行团到香港,但经过考察发现,跟团出去不仅不省钱,还玩不好。郑昌业最终放弃了。

  随后,郑昌业买了7本关于香港旅游的书,还到网上查信息,边看边做笔记,制定了详细的香港自助游计划:怎样办签证,要去哪些景点,住在哪里,坐几路公交地铁到景点,每一项下面什么步骤都制定得很详细。

  为了“量化”到每一个细节,郑昌业通过香港自助游书上的电话联系到旺角的一个家庭旅馆,每天200元,而普通宾馆要每天500元~1000元;到香港后还可以买张类似于郑州公交IC卡的“八达通”,一卡乘坐地铁、火车、轮渡和有轨电车;香港吃的很贵,一碗面都要二三十元港币,所以要带一大堆面包、火腿肠、泡面,够吃四五天,还通过书和网络找到当地卖便宜特色小吃的地方;海洋公园门票一个人185元,通过中国旅行社买票一个人才159元……

  2007年5月8日,郑昌业和郝桂英一起来了个香港、澳门11日自助游,5000元搞定。

  “不走回头路,逢景点必看”是他们的原则。屈指算来,从1996年开始,12年时间老两口按照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中南的规划,转了五大圈,又在“五大圈”没有涉及的城市中,转了八小圈。每圈需要游10多个城市,大概半个月转下来,平均每个圈花费4000元,再加上港澳游,全国200多个主要景点玩了一遍,花费2.5万元左右。

  花絮不断的欧洲游

  国内的名山大川已经游遍,郑昌业开始琢磨着如何到外国长长见识。

  考虑到语言、安全等多种因素,他们决定先跟团旅游。

  2007年10月9日,郑昌业和老伴从北京首都机场,飞往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开始了欧洲十国的14日游。

  旅游团到法兰克福,住在一个口字形的大饭店。第二天郑昌业和老伴洗漱完毕,走到大堂却怎么也找不到餐厅。侍者彬彬有礼地问需要不需要帮助,郑昌业急中生智,张开嘴巴,比画着用勺子往嘴里放东西吃,结果用这样的肢体语言,老两口顺利找到了餐厅。

  在瑞士的铁力士雪山,郑昌业和老伴在山下的瑞天使堡小镇闲逛,他忽然一阵内急,怎么办?这时候肢体语言显然已经派不上用场,郑昌业忽然想到在国内厕所门口看到的WC标志,赶紧在纸上写下这两个字母,问了附近的警察,很快解决了内急问题。

  看来,国外游也很简单。

  旅游中的必要维权

  有一年到西北旅游,老两口到了陕西的黄河壶口瀑布。买票时郑昌业问售票员能不能半价。因为他知道国家旅游局有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半价,70岁以上的可以免票。但售票员面无表情地回绝了:“没有这规定。”

  郑昌业想,人生地不熟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跟老伴在景点转悠的时候,郑昌业见一个女导游在等自己的客人,就问她票价的事,女导游很和气地说:“有哇,这规定全国都执行的。”吃了这颗定心丸,郑昌业心里有数了。

  走回门口的时候,郑昌业通过门票上的电话找到景区经理,说了买票的经过,然后说:“按规定,你们应该退给我一半的票价。”经理笑了:“我们这里没这规定。”郑昌业说:“那好吧,如果你们退票,咱们还是朋友,以后我会建议亲朋好友来。如果不退,我到西安去投诉!”经理的脸一下子变了:“退!我说过不退了吗?”他把钱递给郑昌业:“老先生,你不会投诉我们了吧?”郑昌业哈哈笑了:“都是朋友了,怎么还会投诉!”

  出门不找事,但也不能怕事。保存好证据,有理有据,郑昌业坚信,走到哪儿都不怕。    

  老两口的旅游心得

  旅游这么多年,每次出游前,郑昌业都会写个详细的计划,逛哪儿、住哪儿、吃什么等,每到一个景点就根据路线图和计划资金玩,都是以最经济的方式转下来的。郑昌业觉得,如果旅行花太多钱,反而失去了一些乐趣。住宿,只要安全卫生就可以,50元以下就行。旅游中的交通费是最让人头疼的,坐车省不了,所以郑昌业夫妇想方设法避免不绕路,不走回头路。

  旅途中,郑昌业也会随兴所至,尽可能在计划外沿线多去一些景点。旅行中最大的三项开销就是交通、住宿和门票,其他不会有特别多的支出。旅游回来后,还会修正之前的计划,写总结。    

  每次出行中,老两口都要携带数码相机、DV、录音笔,装备跟年轻人比也毫不逊色。每到一处就录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回来细细整理成册,供周围的亲友参考。“自助游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只要计划好了,老年人一样可以享受到自助游的健康和快乐!”2008年元旦前夕,郑昌业接受采访时说。

  谈及多年来的旅游收获,老两口总结了三点:健康、快乐还有见识。如今,72岁的郑昌业爬起山来还能赶上小伙子。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是很有道理的。”郑昌业乐呵呵地说。下一步,老两口计划到南半球瞧瞧,澳大利亚、新西兰……

  宏剑 素芳/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旅游 00005 一对七旬驴友的“户外攻略” 2008-1-9 48256F6C00202568482573C9000F94B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