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慈溪万名老人就近享受优质教育
· “新婚不忘父母恩”
公益活动在京举行
· 无锡评选
“十大书香家庭”
· 喜领
养老金
· 给老人
集体祝寿
· 到“女儿家”吃饭,卫生又实惠
· 长春流行
自制家人挂历
· 广西农民家门口
可享“文化大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实行联席办公 整合教育资源
慈溪万名老人就近享受优质教育
  本报讯 2007年12月20日上午8时,70岁的蒋训茂又准时出现在慈溪市高王村老年学校课堂里。“在我们这里,针对老年人的课程可受欢迎呢。每次上课,总有200多人参加。”蒋训茂说。

  高王村60岁以上老人有800多人,每个月老年学校上课的日子,有近三分之一的老人来接受教育。在这所宁波市第一家村级老年学校里,老人们高兴地说:“听听医疗保健、法制讲座,没想到咱老农民也有这种福气!”

  不仅高王村,而今在慈溪城乡老年人中,上老年大学成了一种时尚。“今年我们给老年大学学员发了T恤衫、运动服,统一印有‘宗汉街道老年大学’字样,人人抢着穿。”宗汉街道老龄办副主任张华娣说。据不完全统计,慈溪市共有老年学员1万多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7%。

  万人竞上老年大学,这种景象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近年来,我们着力将全市老年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努力做到老年教育从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实现老年人能够就近上学。”慈溪市委老干部局局长童夏珍说。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慈溪创新性地推出了“老年教育联席会议”制度。2005年,建立了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老干部局、人事局、教育局、老龄办和老体协组成的全市老年教育联席会议,负责对这项工作综合协调。两年来,慈溪市一改基层老年大学、老年电大、老年健身益智培训站等老年文体活动机构、场所各自为政的状况,使老年大学的办学及师资优势、老年电大的阵地优势、老体协机构的专业特色等实现了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了基层老年教育的水平。

  目前,该市老年教育主要依托镇(街道)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村(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除了时事政治和医疗保健等深受老年人欢迎的课程外,各地还从实际出发开设各类专业课程,如观海卫镇的书画班、坎墩街道的农技班、庵东镇的戏曲班等,在当地都有很好的口碑。

  此外,慈溪市还在师资上进行统一调配,有力地保证了老年教育事业的稳步推进。专业学校教师执教老年大学,中小学校长调到老年大学“掌舵”,这在慈溪市早已不是新闻。该市老年教育配备有专门的讲师团,由29人组成,每当岁末年初,一份课程调配菜单就会下发到各个学校。根据菜单,各地老年学校再进行自由选择。这样,不仅解决了基层老年教育师资难问题,还大大促进了师资水平的提高,不少老师因为授课幽默风趣、简明易懂,特别受欢迎。慈溪卫生进修学校校长陈杏权就是其中之一,他说:“这几天,各地邀我讲课的电话不断,2008年全年都已经排得满满的了。”

  记者 毛东辉 沈爱群 通讯员 虞芳芳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要闻 00001 慈溪万名老人就近享受优质教育 2008-1-4 浙江老年报000012008-01-04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