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16日中午,81岁的陈裕善来到杭州市南星街道老年配餐中心,开始在这里搭伙吃午饭。“我先吃吃看,如果好的话,以后晚饭我也想在这里吃。”他说。
陈裕善是在老伙伴虞志根的介绍下过来“搭伙”的。自从老伴去世后,75岁的老虞最近两年伙食都是在老年配餐中心解决的。他说:“女儿上班后,家里没人烧饭,我午饭、晚饭都在这里吃。下午和老朋友们一起看看电影、翻翻报纸或者玩玩棋牌,日子过得可充实了!”
他们所说的老年配餐中心,是南星街道依托街道老年公寓办起来的,专门对那些独居、孤寡、空巢和有特殊困难的老人开放。“人员工资和水电费,依托的都是街道老年公寓食堂。基本上每餐3.5元,收的就是饭菜成本费。”街道民政科负责人表示。
虽如此,可配餐中心对老人们的服务一点也不含糊。“有时我生病或碰上胃口不开,只要对食堂工作人员提前打个招呼,她们就会单独给我开‘小灶’。”79岁的俞湘萍说。老俞腿脚不便,患有糖尿病还对碘过敏,每次她想吃什么,两位食堂师傅许冬英、钱玉兰就会想方设法单独做给她吃。“在老年配餐中心常年搭伙的,有20多人。虽然我们的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了,但想到这是在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务,我们就很开心了!”许冬英说。
遇上老人生病或行动不便时,配餐中心还将热气腾腾的饭菜送上门。记者采访时,刚巧是个下雨天,“雨太大了,有几个老人的饭菜我们得送过去。”还在做着餐前准备工作时,两位食堂师傅就商量开了。中午12时刚过,在自己家里吃着配餐中心送过来的饭菜,78岁的余德伟可高兴了:“我就喜欢吃你们做的菜,酥烂、鲜香,合胃口。我吃了半年,非常满意!”
记者 沈爱群 通讯员 葛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