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几位市民打电话到杭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反映在饭局上不慎吃了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水产品,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症状,有的人病情还十分严重,问要不要紧?该中心有关专家为此发出预警,告诫市民近期应注意食品卫生,对“生食性水产品”要格外小心,以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
据该中心传染病防制所负责人谢立副所长介绍,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被列为感染性腹泻范畴,对此病的诊断需要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认。近二年罹患此病的人数逐渐增多,引起国内专家的高度重视。同时,专家也指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可以防治的,因此不必谈之色变。
专家介绍,生食小水产品是感染诺如病毒的主要原因。诺如病毒主要存活于受污染的水源,容易造成人类感染性腹泻。病毒主要通过污染水和食物传播,贝壳类、沙拉是常见的被污染食品,生食蚶类或牡蛎具有较高的危险性,病毒也会通过病人与健康者的密切接触途径传播。
诺如病毒发病急传播快范围广,感染后会引起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的胃肠炎。与其他腹泻不同的是,恶心和呕吐症状更为明显。一般患者3天即可自愈,但体弱、老人和儿童容易继发其他疾病如肺部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
预防诺如病毒要讲究针对性:勤洗手,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在烹饪时注意对食品进行彻底加热、慎食生食水产品(进食海水产品应彻底煮熟);正确处理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等,做好消毒隔离措施,避免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并建议在诺如病毒性腹泻高发季节,各餐饮单位不供应或尽量减少供应生食贝类产品、生食水产品。
专家指出,目前对此病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通过补水,对症治疗,疗效较好。健康教育是最好的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