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炳熹是义乌市赤岸镇柏峰村人,今年85岁的他与老伴金银凤是1944年结的婚。前段时间,电视连续剧《金婚》热播,杨炳熹是一集都没落下。他在看电视的同时,想到了村里的金婚夫妇也不少,便与村老年协会会长杨铭春一合计,决定给金婚钻石婚夫妇开个联欢会。
11对老人齐歌唱
“装一袋旱烟,倒一杯茶,今天和你说说知心话,张大妈,提起我俩的婚事,你不要操心了……”12月3日上午10时30分,柏峰村篮球场上传来阵阵歌声。歌是柏峰村里的11对金婚、钻石婚夫妇一起合唱的。77岁的杨樟泽说,上个世纪50年代,这歌是配合宣传刚颁布的《婚姻法》的,由于它倡导婚姻自由,当时非常流行,年轻人都爱唱。柏峰村老年协会会长杨铭春站在一侧,打拍子指挥着。对自己能将村里的金婚、钻石婚夫妇召集起来开这个联欢会,他很是自豪。
54年前的结婚证
一曲唱毕,杨炳益拿出了自己和老伴杨宝琴的结婚证给大家传看,这张结婚证是他们于1953年10月5日领取的。结婚证的中央,贴着一张杨炳益和杨宝琴的一寸照;结婚证四周的纹饰特别丰富多彩,除了大红的喜字外,还有红旗、和平鸽、稻穗、石榴等。杨炳益清楚地记得领结婚证前后的一些细节。当时赤岸还没有照相馆,他和老伴是走路到佛堂拍结婚照的。拍好照,他们又过了一个星期才取来照片,然后到乡里的文书那里领来结婚证。“证领回家后,我们就将它贴在放衣服的木箱的盖子里侧。每次打开箱子,都能看到它。”杨炳益说。
和谐使婚姻长久
柏峰村三面环山,紧邻柏峰水库,风光秀丽,景色怡人。该村是个远近闻名的长寿村,共有人口7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村民就有145位。杨铭春说,柏峰村目前除了一对钻石婚、10对金婚夫妇外,还有30多对银婚夫妇。他认为,村里出这么多金婚、钻石婚的夫妇,与村民长寿分不开。
然而,杨炳熹却不赞同。“要我说,是和谐的自然环境和人际关系,使得我们村里的婚姻特别牢固。”这位85岁老人说,“夫妻、父子、婆媳、妯娌、邻里关系都和谐了,大家自然就好相处;大家关系都融洽了,自然也不会想到离婚之类的,人的寿命也就长了。”
分享牢固婚姻“秘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着63年婚龄的杨炳熹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年轻人一起分享婚姻牢固的“秘诀”——交流、宽容和理解。
杨炳熹说,“大跃进”那几年,他与妻子金银凤常发生口角,但都是因为生活困难所引起的。妻子特别理解,也挺宽容。后来,生活改善了,也不用为生计发愁,再回过头看以前的艰难生活,更是让他们彼此珍惜在一起的岁月。
杨炳熹说,夫妻朝夕相处,少不了会磕磕碰碰,吵吵架也在所难免,不吵反倒不正常了。但是,吵归吵,可不能伤害对方。
他们婚姻长久的法则是,交流、宽容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