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健康
3  4  
PDF 版
· 淑女突然疯癫 原是绦虫作怪
· 周六有慢阻肺讲座
· 周日有“关爱癫痫公益活动”
· 睡得好能防肿瘤(一)
· “老掉牙”并非自然规律
· 国际心血管专家来杭手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1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焦点关注]一部全球限量仅500套的历史珍品《中国龙洋》银圆集,近日在杭州公开展示发行,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观赏订购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咨询订购热线不断。据悉:自从开始发行就受到国内外收藏界的高度关注,由于年代久收集难度大,发行量少,而且对全国各大发行城市实行限量供应。那么《中国龙洋》究竟为什么引发公众如此浓厚的兴趣?它的收藏投资价值在哪里呢?中国收藏家协会的钱币专家为大家揭开其中的谜团…

  收藏《中国龙洋》,就是收藏历史

  据中国收藏家协会钱币专家介绍:《中国龙洋》银圆集收录了最具代表性的清代龙洋真品10枚,民国银圆真品10枚。其中包括中国最早的龙洋“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中国最晚的龙洋“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及各省龙洋精品。民国银圆包括“民国开国纪念币”、“孙中山像船洋”及袁像银币和各省银毫。这么多珍稀的银圆真品汇集在一起,实在是难得一见的藏品。这些稀世珍宝,见证了中国百年的历史沧桑,风云变化,收藏它就等于收藏历史。

  可以留给子孙后代的传家宝,收藏地地道道的“老古董”

  龙洋是中国最早的机制币,由于引进了国外先进的造币机器和工艺,使得它制作精美,图案考究,代表了一个时期的货币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银圆又是纯银铸造的贵金属钱币,金银是国际公认的“硬通货”,金银价格也不断攀升。它具备了 存世量少,不可再生、本身贵金属打造、又是地地道道的“老古董”等收藏特性。拥有《中国龙洋》,将坐享收藏珍品的机会。

  近年来,随着收藏投资热的不断升温,收藏市场上机制银元日渐走俏,价格一路上扬。尤其是银元珍品,在收藏交易市场上表现活跃,价格不断攀升。《中国龙洋》既是中国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钱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洋作为贵金属银币,和美国鹰洋一样,已经成为国际上一种极具升值潜力的投资版块,但它比鹰洋的价格高得多。一些珍稀品种,动辄几万、几十万一枚。在1991年美国加州拍卖会上,中国龙洋“奉天一两”以18.7万美元的天价成交,被誉为世界近代银币“币王”。1998年上海首届近代银币拍卖会上,一枚1929年“孙中山正面像地球双旗图银元”竟以50万元成交。民国二十四年造孙中山像船洋也曾拍出过25万元的高价。另外广东省造的光绪元宝“双龙寿字”银元,由于留存量少,目前的价位在每枚40万元左右;湖北省造的“大清银币”银元,大字版的每枚1300元上下,而小字版的已近万元。就是存世量较大的“袁大头”,2003年的升值率为10%,而2007年的升值率则在70%以上。在中国嘉德2007春季拍卖会“邮品钱币铜镜”专场首日拍卖中,一枚1929年的孙中山像壹圆银币金质呈样试铸币以616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刷新了由嘉德保持的中国钱币拍卖世界记录。对此行家们认为,《中国龙洋》已经成为钱币收藏投资领域中的一匹“黑马”。它的升值潜力,不可估量!

  国家权威机构监制发行,逐枚检验,多重保障

  在机关工作的孙先生说:“以前买收藏品就怕买到假的,而《中国龙洋》银圆集却让我买的放心,因为它是由中国收藏界的权威部门‘中国收藏家协会’监制发行,并且出具带有编号的收藏证书。而且,《中国龙洋》中收录的每一枚银圆都经过多位专家鉴定,每一张证书上都有钱币委员会秘书长储侠先生的亲笔签名。其次,《中国龙洋》银圆集,还是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审的‘质量、服务、信誉三A品牌’每一套都有专用防伪标识。另外,还有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承保的800万元巨额产品责任保险和北京市东城区公证处提供的唯一编号公证。这样,收藏证书、鉴定证书、保险卡、公证书的编号都是一致的。买的时候不必有任何顾虑。”

  发行公告:稀世原版珍宝《中国龙洋》银圆集,全球限量发行500套,杭州地区限量发行30套,由于配额紧张,请市民持身份证和现金速前往订购,特此公告!

  全国统一发行价:13800元

  杭州唯一发行处:

  浙江省音乐厅一楼大厅(曙光路31号)

  咨询订购专线:0571-81825287

  中国最早的龙洋、中国最晚的龙洋及各省龙洋精品;民国银圆包括“民国开国纪念币”、“孙中山像船洋”及袁像银币和各省银毫等银圆精品

  稀世原版珍宝《中国龙洋》杭州发行

  国家权威机构监制发行,逐枚检验,每枚配有鉴定证书, 每一张证书上都有钱币委员会秘书长储侠先生的亲笔签名。

  《中国龙洋》珍品大全套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健康 00003 2007-11-23 浙江老年报000032007-11-2300025;浙江老年报000032007-11-2300026;浙江老年报000032007-11-2300027;浙江老年报000032007-11-2300028;浙江老年报000032007-11-2300029;浙江老年报000032007-11-23000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