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学苑
3  4  
PDF 版
· 妙“剪”生机
· 慈溪老年大学
庆祝建校20周年
· 雅苑秀色
· 老年学古筝
· 英语角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妙“剪”生机
——记杭州市金秋花园社区剪纸艺术沙龙
  每天,杭州市金秋花园社区活动室都聚集了一帮中老年人,他们是社区剪纸艺术沙龙的成员。

  人物、十二生肖、虫草花鸟、窗花、扇面……随着一把把刻刀和剪刀的灵动,一会儿,一幅幅充满生机的剪纸作品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黄伟荫把她正在刻剪的一幅“吉庆有余”带了过来,她说:“就剩下最后一点收尾工作,在活动室刻剪比较有氛围,有利于作品的顺利完工。”说话间,她已经完成了整幅作品,乍一打开,大家都被那些寓意吉祥的荷花、鲤鱼深深地吸引了。

  秉承我国剪纸艺术的传统,这里使用的剪纸原料也大多是“中国红”。“红色可以使剪纸作品的生动线条传播得更加惟妙惟肖,上个月,我们在社区宣传橱窗里搞了个作品展览,吸引了很多人来观看,还有不少人要报名来学呢。”社区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这个剪纸艺术沙龙成立至今才半年时间。它的小有名声,与队员们的刻苦和创新息息相关。“不‘刻’则已,要‘刻’就要认真。这是我们沙龙的宗旨。”作为队长,54岁的黄伟荫这样告诉我们,“所以我们很快就从最初的‘临摹剪’进步到现在的‘创作剪’了。”在这个沙龙里,70岁的省农业厅退休干部周桂英是年岁相对较大的队员,记者翻看她的作品,发现她刻剪的舞剑女孩和甩刀男孩虽然线条并不复杂,但却动感十足,很具观赏性,可她依然谦虚地说:“别人都比我进步快,我得努力迎头赶上呀!”

  “创作剪”,就是将书画创作和剪纸相结合,这就离不开队里唯一的男性队员何华顺了。喜爱绘画的老何今年65岁,目前正在省老年大学山水画班学习,队员们现在的剪纸作品,都是根据老何的绘画底稿来进行的。“剪纸的底稿比正式画画简单,我只要把剪的味道(即线条的粗细)画出来就可以了。”老何说。那天在现场,老何又拿出一幅新画就的“凤凰剪纸”叮嘱大家:羽毛线条要刻得柔软,双喜线则要拉得平直,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整幅作品才会富于想象力。对此,何华顺认真地说:“艺术真正令人神往的地方,就是不断创新!剪纸作品也是。我喜欢法国艺术家马蒂斯的剪纸,他在剪纸领域开创了现代派的新纪元,剪纸作品充满了像水一样流动的魅力和想象力!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看来,有了老何的决心,在不久的将来,金秋花园社区剪纸艺术沙龙定会“更上一层楼”!

  记 者 沈爱群

  通讯员 严爱国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学苑 00004 妙“剪”生机 2007-11-23 浙江老年报000042007-11-2300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