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首个“联合国糖尿病日”。由于糖尿病已出现低龄化的趋势,因此,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以此唤起民众对该病的重视。
预防控制糖尿病已成政府行为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07年全球约2.46亿人患糖尿病,46%为40岁至59岁劳动力人口。若不采取任何措施,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3.8亿人,其中80%集中在中低收入国家。而我国目前有2000多万糖尿病患者。
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每年的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并要求所有会员国、联合国各相关组织、其他国际组织和民间团体,以适当方式开展活动,将糖尿病预防控制提升为政府行为。
肥胖是导致青少年糖尿病增多的主要原因
目前糖尿病低龄化呈高发趋势。据省糖尿病防治中心数据显示:目前我省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约占6%-8%,即13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患有糖尿病。
洪昭光·张永国际养生中心专家说,少儿得糖尿病,其原因主要有基因易感性、环境因素刺激(如病毒性感冒)、自身免疫等。
不过,现在少儿得的糖尿病并非都是Ⅰ型糖尿病,很多都是因肥胖而引起的Ⅱ型糖尿病。专家指出,生活方式改变、大量进食高热量饮食、缺少运动等,使得现在肥胖儿童日益增多,从而导致了少儿糖尿病发病率急剧上升。
及时就医确诊可控制少儿糖尿病
专家说,现在许多孩子糖尿病确诊时不少病情已较严重,这都是因为误诊而引起。
专家指出,由于孩子太小不善表述,再加上其发病症状较隐秘,比如糖尿病“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及消瘦)的症状一般不明显,即使有了多食、多饮等症状,父母往往疏忽而以为是“好事”;有时发病又比较“诡秘”,声东击西,不少第一次发病是急性起病,以感染为诱因,或是在发病前几周或几个月,患儿表现出反复呼吸道、泌尿系统或皮肤感染。也有发热、呼吸困难、精神不振为首发症状的,这类糖尿病常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
专家建议,当患儿出现上述症状,家长要向医生准确介绍情况,不要因为害怕麻烦或心疼孩子,拒绝做一些必要的检查。一般情况下,只要确诊及时,都能有效控制且不会影响生长发育。
链接:
提高糖尿病的认识,重视早期诊断,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病是预防控制糖尿病的关键。
糖尿病预防四要点:
一是多懂一点: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对其危害多懂一点,对其防治措施多懂一点。
二要少吃一点:让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不只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少吃。平时可吃一点优质蜂胶,对调节血糖、抑制并发症有好处。
三是勤动一点: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体重就不至于过胖。
四是放松一点:这是指心理调节方面的问题。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积极作用的。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