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帛丰足,怡然自乐。寄情山水,远离尘世。”东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表达出了古人向往的人间仙境。千百年来,桃花源已成为中国人理想生活的一个缩影。
传说只能留在纸上,但在中国桂林的阳朔小城,沿漓江支流往西,你会发现一个比桃花源更美、更真实的地方,那里至今不通汽车,即使专程到桂林旅游的人们也未必听说或光顾,却被热爱旅游的“徒步驴友”们视为经典的田园山水风光所在地。这就是真实的“世外桃源”——遇龙河。
遇龙河,广西阳朔县境内仅次于漓江的第二大河,素有“小漓江”之称。尤其是白沙遇龙桥至大榕树8公里江段,长年河水清澈,水流缓缓;沿河两岸,禾青苗壮,村落炊烟,一派山水田园风光,景色完全可以与漓江媲美。
河岸两侧,田畴平整开阔,绿意逼人,稻花飘香;青山脚下,村落点点,炊烟袅袅;遇水之滨,村妇呼朋引伴,浣衣喧闹,渔翁轻荡竹筏,撒网捕鱼,鸭儿成群结队,或憩息,或闲游,或嬉戏,焕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置身其间,顿觉心旷神怡,超然物外。
遇龙河的翠竹、倒影及绿水青山宛如梦境。雨后初晴,白色的带状岚气亲吻着群峰;月上东山,鸬鹚捕鱼。望河心,是一个个美丽的绿洲,如翡翠嵌在画屏中央,洲上绿茵如毯,水牛悠游;洲畔白鸭浮水,红掌荡波。
遇龙河上每个农用水坝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她牵引着数座奇峰,真有目不暇接之感。这些色调青翠的山峰,虽不险峻,却也形态各异,或圆或尖。虽不巍峨,却也傲然而立,高低参差,若有重叠。更奇的是,那山水色调竟融为一体,真不知是水映绿了山,还是山映绿了水,山水一色,又显得这天之广阔,而天之广阔更衬得山水之雄伟。
这里烟雨岚山,民风纯朴。置身其中,放眼望去,陇上是勤劳善良的老乡和谐相处;透过翠竹之隙,大山里的孩子为我这个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送来的是亲切而甜美的壮乡歌谣。立于江岸之上,任清风拂面,任清流洗涤,一切烦扰便会释然。
遇龙河的水如同翡翠,清澈透亮,鱼儿闲游,水草飘摇,一一可见。这里尚保存有广西最古老、建于宋宣和五年的单拱石桥,以及建于清代的单拱石桥遇龙桥、富里桥。
“河溢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在这群峰倒映、万山浮水的画中畅游,聆听着河水的淙淙,我恋恋不舍地把相机里剩的最后一张胶片,定格在这里,然后,一步一回头,遇龙河渐渐消失在我的视线里,像一个梦,没有抓住它,但却是更加清晰可辨了。
走在蜿蜒的小道上,一位洗衣的村妇热情地告诉我:再往前2公里的溪谷里还有另一个更加美丽的寨子。里边莫不是更美?那里离桃花源更近?还有淙淙的溪流?可我毕竟只是一个匆匆的旅者,一切美丽风景的过客,不能再率性停留了。苇 子
推荐行程
沿着美丽宁静的遇龙河,选择普通自行车或山地车骑行在阳朔乡村,游览青山绿水,村村寨寨。到码头后,开始遇龙河漂流,价格60-240元。(一个竹筏可坐两人,价格看乘坐竹筏的距离,单车可以放在竹筏的后面。)船工荡着竹筏,偶见渔翁带着鱼鹰捕鱼,鸭儿成群嬉戏,1个半小时左右竹筏漂流结束。继续骑自行车游览陆地十里画廊、在月亮村享用正宗的阳朔农家饭,回县城游览阳朔山水园,晚上逛西街、泡吧,还可以观看《印象刘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