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浙江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674.26万人,占总人口的14.55%,平均预期寿命为74.79岁,百岁老人达875人。老龄事业的和谐发展,为老年人群的幸福晚年提供了保障。
老年人,养老,老龄化,这样的字眼不时冲击着我们的视线,然而党和政府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对老龄事业的重视,让广大老年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充满信心。从党的十六大以来的5年中,我省出台了一项项惠及老年人的政策、一个个敬老养老助老的举措,让老年人那刻满岁月痕迹的脸庞逐渐舒展,他们在用自己越来越健康的身体、越来越快活的身影展示着我省老龄事业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
养老保障,为老年人筑起生活防线。5年来,省政府制定出台了19个涉及养老保障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养老保障体系。在城区,我省社会养老保障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已经确立。截至目前,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达964万人,比5年前增长52%;人均养老金每月逾千元,居全国前列;实现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全省已有近70万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其中21万名困难老人生活因此得到保障。在农村,坚持家庭养老为主,实行家庭赡养、土地保障和政府扶持相结合,“五保三无”人员实行集中供养,供养率达到100%,使4.5万名“五保三无”老人的生活基本得到解决。
养老服务,为老年人送去爱心和关怀。5年来,省政府出台了养老服务业政策,总投入资金26亿元,兴建各类养老机构和老年活动场所,使全省新增民营养老机构208家,全社会养老床位总数达到近10万张;新增社区老年医疗保障机构1913个;新增老年活动中心5256个,总数达到31763个,几乎所有的社区和行政村有一个老年活动场所。连续3年实施的“3587”工程,推进城市社区的养老服务工作,全省已有1902个社区达到了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要求,达标率达93.74%。
有为有乐,让老人尽享天伦之乐。有趣多样的文化生活不仅为老年人送去了欢乐,也提升了老年人的精神境界。各级政府和老龄工作部门十分注重这一点,先后设立省“老年文化艺术周”、“老年运动会”,开办各类老年大学,去今两年省政府还从福利公益金中拨出1000万元扶持农村地区兴办老年电视教育。通过这些平台,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了科学文明、健康有益的老年文体活动。全省建有各类老年大学7067所,在读人员58.2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8.6%。目前,全省有近15万老年人在不同岗位上继续奉献,城乡广大老年人积极参与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和公益活动,实现了“老有所为”的愿望。
通讯员 李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