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几天,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给杭州市区的15位特殊老人送去轮椅。这些轮椅是基金会从美国一家福利企业募捐来的,共300辆,目前首批30辆已经到达杭州。
湖滨街道青年社区69岁的陈福娣,几年前因脑中风致残,行动一直不便。国庆节前,当她坐上这辆辗转千里从美国运来的轮椅时,脸上一下子绽开了笑容:“感觉非常舒服。谢谢,谢谢!”
与陈福娣一样,从心底里感谢基金会的,还有潮鸣街道小天竺社区68岁的陈顺金。此前,老陈因腰椎骨移位手术2次未见好转,至今腰部不能直立,下肢不能行走。“有了这辆轮椅,我起码可以在家里‘走动’了!”陈顺金高兴地说。
结对助老,陪老人过大年,给老人送钱送物送爱心,是基金会成立12年来一直倾心在做的事情。基金会原名“浙江省公益事业基金会”,2004年更名为现在的名称。2004年前,“银色工程”是他们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一个品牌,那个时候,除了传统的助老外,他们积极提倡老年人发挥自身优势,成功地举办了两届“银色人才交流会”,共有3000多名富有工作经验的老人在他们这里备案,赢得了老人们的交口称赞。2004年后,虽然名称变了,但他们“帮助困难群体摆脱困境”的宗旨没变。“不管用什么形式,老人一直是我们鼎力帮助的一个群体。每年,我们都会给上百位需要帮助的老人送去爱心。”基金会副秘书长陈九兰说。
今年夏天,72岁的王文心的家终于变得干净亮堂了。王文心是独居老人,每月退休金不到800元。5年前的一场车祸,使他终身残疾,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为了生活,老王每天坐着残疾车去捡废品,以维持日常生活和药费开支。后来,残疾车坏了,他捡来的垃圾也就没法拿出去卖了,堆得家中几无落脚之地。今年8月,基金会的义工们得知后,连续几次上门,终于将王文心家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
更多的,则是义工们对有特殊需要老人们的生活照料。截至目前,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登记在册的义工已有1000多人。此外,他们还在杭州市区南星、紫阳、凯旋、北山、长庆等20个街道设立了“义工联络站”,以方便义工们就近结对照顾特困、低保、独居、孤寡、高龄老人。
记者 沈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