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运动
3  4  
PDF 版
· 科学健身进社区
· 省老运会精彩比赛等你看
· 比赛日程安排
· 省第五届老运会六项比赛已决出胜负
· 解读老年体育的“浙江现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健身运动中来,健身运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改变着老年群体的生活——
解读老年体育的“浙江现象”
  有这样一个数据颇为激动人心: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超过老年人总数的53%,这个人数是五年前的1.58倍,净增127.4万人。

  这过去的五年,可以说是我省老年体育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期,全省老年体协的网络基本健全,一批老年体育设施投入使用,建立了老年体育各级各类骨干培训网络,由此带来的可喜景象,被中国老年体协称为“浙江现象”。

  组织建设 全国前列

  为理顺老年体协体制,从而实现人员、经费和办公用房的“三落实”,省政府专门下发了专题会议纪要。全省上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用了两年时间,11个市、90个县(市、区)全部出台了贯彻纪要的相应文件。到目前,全省99%的街道、94%的社区和乡镇、80%的行政村都建立了老体协组织。基层老体协网络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创造条件 兴建场地

  老年体育设施建设,是开展老体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阵地。投入4100万元的浙江省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去年投入使用后,宁波市、舟山市、丽水市的老体中心建设也已启动。同时,为了方便老年人就近、就地参加健身活动,省体育局先后从体彩公益金中筹资400多万元兴建基层老年体育场地,在省里带动下,市、县共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五年中,共兴建门球场550片、气排球场1335片、地掷球场248片、活动室14572个,极大地缓解了老年体育场地紧缺的矛盾。

  骨干培训 以点带面

  随着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除了传统健身项目以外,还出现众多适合不同老年人群的新健身项目,而推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各类骨干的培训工作抓得怎么样,直接取决于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的规模和程度。近两年来,我省着重抓了重点推广项目和民间传统项目的骨干培训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举办健身球操、柔力球、气排球、地掷球、门球、健身秧歌、健身气功、太极拳等教练员、裁判员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及科研骨干的培训班达8090期,受训人员3.4万人次。由于这一大批热心、爱好和奉献于老体事业的骨干在全省的推广,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群众性老年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

  五年来,在广泛培训的基础上,全省城乡新增加了老年健身辅导站2489个,辅导员8694名。他们在各个健身点带领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由于抓了重点项目的推广,门球、健身球操、柔力球、气排球等项目已在全省形成气候,有的已成为时尚和品牌。如东阳市开展健身球操千队万人展示,那里的每个行政村都能拉出健身球操队,被授予“健身球之乡”称号。

  科学指导 有效健身

  在广泛开展老年体育健身活动的基础上,省老体协以科研委员会为主体,联络市、县老体等科研机构,组织众多专家、教授和体育工作者积极开展老年人科学健身的研究。五年中,省老体协举办过两次论文报告会,许多论文来自基层、来自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专家还走进社区,举办报告会、开展咨询活动,向老年人宣传科学健身,希望将老年人的生活融入社会,将锻炼融入老年人的生活,将科学融入老年人的锻炼。

  举办竞赛 提高水平

  竞赛是杠杆,只有通过竞赛才能提高运动水平。为了参与全国老年人各项比赛,也为了推动广大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五年来,我省老年体协举办各类运动会3432次,有9万人次参加;举办单项比赛23670次,有23万人次参加。在全省比赛中名列前矛的队,选拔参加全国中老年健身球操、中老年柔力球、老年门球、气排球和太极拳比赛,均获得优胜奖或较好名次。在我省,特别是健身操球、柔力球、气排球等项目的开展,走在全国的前列,受到全国老年体协的重视和肯定。

  本报记者 谢芬芬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运动 00013 解读老年体育的“浙江现象” 2007-10-3 48256F6C0020256848257366000848C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