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玉环县委老干部局在离休干部中组建门球队,首批有8人报名参加,男队员7人,女队员1人。当时没有门球场,就借环山小学操场一角,用绳子圈起来在那里练,天蒙蒙亮就得起床,等到小学生晨操,我们就要收兵罢练,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
我青年时就爱好体育运动,是个排球运动员,有运动细胞,再加少年时打过木球,有一定基础,所以很快就掌握了门球的技术要领,成为队里打1号球的主力队员。
后来我们队首次去参加台州地区七县市一年一度的门球友谊赛,开赛第一场,我打1号球,裁判员呼号,我第一个出场,场上几百双眼睛盯着我,我的心脏如小鹿似地扑扑跳,双手颤抖得厉害,幸好第一棒就出一门,心才平静下来。这次比赛没有取得好成绩。我在“门”前作诗一首:
秋高气爽艳阳天,奋蹄老骥到门前。
力攻智取需运筹,跃马横戈气万千。
会友以球心弥情,健身唯动真谛传。
赢输原是家常事,明年此时烽再燃。
此诗被地区老干部局长在闭幕式大会上朗诵,后刊在《台州日报》上,我落得个“诗人”的声名。
玉环县委老干部局高度重视门球运动,指定一名干部专管老干部门球队,并给予经费支持。因此我们队队员的球艺进步很快,在之后几年参加地区门球比赛,名次总在前三名,成为台州地区的一支强队。
随着竞技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我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打门球受自然因素制约,临场失误总是难免,我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对失误的球员总厉声厉色地去批评与指责,使得许多队员对我有意见。后来我给自己立下三条规矩,一以一球争胜负;二不以一言辨高低;三不以一事论是非,要善对队友,团结和睦,不动真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在,玉环的门球事业,在老体协的大力支持下,得到飞速发展,全县有8个门球场,18支门球队伍,有男女运动员198人。
今年我已是87岁高龄,是全县门球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一员。20年风雨岁月,我没有经验,却有几点体会:打门球能健身,我进入老年之后,坚持打门球,很少生病,从不感冒,大家都夸我是少有的健康老人;打门球能陶冶性情,打球时间长了,我已基本做到不与人口角,对脾气急燥的老同志,骂我不还口,一笑置之;打门球可结交朋友,我一生烟酒不沾,棋牌无缘,缺少交友平台,离休后我以门球为纽带,结识了不少门球朋友;打门球促成我每日早起,生活有序。
养心在静,养身在动,知足常乐,无求自安。这是我打门球20年的收获,也是我的养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