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对面住着的一位老人订了份报纸。送报人每次来,都把门敲得震天响,而朋友大都是夜间工作,白天睡觉,因此经常被吵醒。我说,报纸可以直接塞进报箱呀。朋友说,没有报箱。一般送报人都将报纸从门缝塞进去,但不知为什么,惟独对老人没有那么做,每次一定敲门,将报纸送到老人手上。
或许老人是希望第一时间看到报纸吧,我猜测。
一次去朋友家,恰巧遇上送报人正在那里使劲敲门,并且大声喊老人的名字。许久,门开了,一位八九十岁的老婆婆颤巍巍地接过报纸。这时朋友也从对面打开了门,他被吵醒了。
朋友一脸不高兴,又不好对老人发作,便带着不满对送报人说:“你将报纸从门缝塞进去不就得了。你天天这样扯着喉咙喊,是不是担心别人不知道你在‘辛勤’工作?”
送报人愣了愣,目光有点异样,但他什么也没说,径直下楼走了。
老人见朋友生气了,一脸歉意地说:“是我让他这么做的。”
我在一旁打圆场:“婆婆可能是看报心切吧?”
老人有些尴尬:“我……我不识字。”
我与朋友都很诧异:不识字?那订报纸做什么?
老人沉默了一会儿,说:“自从老伴去世后,我身边没人照顾。儿子去了国外,女儿嫁到外地,我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但我年纪大了,担心突然哪一天起不了床,却没人知道,所以就订了份报纸。”老人喘了口气,继续说:“我告诉送报人,希望他每次将报纸给我,如果哪天他再也敲不开门,就说明我出事了,这样他可以帮我报警。唉,他答应了,是个好人啊!”
如果生命需要用敲门声来表示延续,那么,这样的生命是脆弱而孤独的。然而,我们又能帮上什么忙呢?
最后,朋友说:“您老以后不用订报纸了,我让妻子每天晚上来陪你聊会儿天,好不好?”
老人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劲地点头:“好,好,好。”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睛突然湿润起来,真希望世上不再有这样的敲门声。摘自《城市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