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个企业退休人员立体管理网络平台,一支老年人自我管理与服务队伍,使杭州市西溪街道众多老人居家养老有了新保障。
“平台”是指全街道联网的劳动保障网络管理系统,由街道自主设计开发,今年8月初刚投入运行,被人形象地称为企退人员管理的“三维”地图。辖区内每幢住宅楼,都在这个系统内一览无遗。要了解某幢楼内企退人员的相关信息,只要用鼠标轻轻点击,其中的人员类别、档案编号、姓名、政治面貌、退休前单位、联系电话、身份备注等情况,全都一目了然。
“队伍”由163个小组组成,组长由老人们自己选举产生,大多是那些懂管理、素质好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教师,或钟情老年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的热心人。由他们对街道内7100多名企退人员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自从有了这个新网络,我们工作起来轻松多了,企退人员的情况尽在掌握中。”求智社区工作人员王美慧表示。作为专职社工,王美慧一人管理着辖区内970多名企退人员,“平时连上门走访特殊老人都来不及,更别说了解每个老人的具体情况了。”现在可好,她只要管理好“手下”的20多个企退人员自管小组长,“由点及面”,工作效率不知比以前提高多少倍。
自管小组长每人管理着30—50个退休老人,要了解这些老人的每日状况,小组长们自有招术。马塍路13号1幢的自管小组组长徐宝娣退休前是位护士,每周二上午她都在大院门口义务为老伙伴们测量血压,顺便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另外,她还通过串门等形式,热心为老人们服务,哪位老人生病了、谁家里出了特殊状况,总是她最先知道。
这个网络平台的运作受到了全街道老年人的欢迎。老人们发现,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都能及时解决了,社会对他们的关心也多了,他们说:“这么一来,我们这些企退人员感觉在社区找到了新‘家’。”前几天,文天社区的林宝凤一家收到了社区特意送来的200元特困补助。本来,林宝凤家庭在街道网格管理平台内并未有“特困”显示。自从自管小组长钱桂林到岗后,了解到她家因病致贫的现状,便积极向上反映并努力帮她争取了特困补助。“以后,她家的身份备注栏里便会有特困显示了,便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多关注、多帮助。”文天社区工作人员说。
记 者 沈爱群
通讯员 王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