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杭州市余杭区临平镇74岁的陈孝芳正忙碌地做着一件“大事”:将自己所绣的62套奥运“福娃”酒瓶套,全部送到北京奥组委。
此前,陈孝芳刚刚将其中的2套“福娃”酒瓶套样本寄给了北京。“这么多‘福娃’,全部是我自己绣的。将它们完好无损地送到北京,是我的心愿。”陈孝芳说。
自从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后,2008年带着自己亲手做的礼物去看奥运会,就成了陈孝芳近些年的心愿。“带什么礼物去好呢?2005年上半年,有着40多年裁缝经验的她打算以自己最擅长的“老本行”,做些旗袍样式的酒瓶套子,再绣上“北京欢迎你”五个字;后来奥运“福娃”一出来,她就决定把那五个可爱的小家伙也绣上去,一共做62套,其中56套代表56个民族,另外6套代表“六六大顺”,预祝奥运成功。她说:“中国旗袍、中国丝绸、中国刺绣,我想以最传统的方式,表达我对奥运的祝福。”
28厘米长、21厘米宽的酒瓶套分3种款式,火娃“欢欢”为舞蹈大襟款;小鱼儿“贝贝”和藏羚羊“迎迎”为大襟款;熊猫“晶晶”和燕子“妮妮”为小襟款,全都由陈孝芳一针一线亲手完成。她告诉我们,她绣的酒瓶套从布料到绣线,全部是真丝,布料在杭州采购,绣线由一个晚辈同行提供。“那个工程真是大啊,一套‘福娃’就需要做5件小旗袍。”
62套奥运“福娃”酒瓶套,意味着陈孝芳要绣310件小旗袍、310个可爱福娃。这对她来说,可是不小的挑战。她说:“这个工程,一半多工夫得花在‘福娃’上。”据她介绍,5天的工作量,3天都在刺绣“福娃”,其余2天分别用于制作扣子、上领子和缝边、整烫。“没有样本可以参照,颜色、布料都是我根据图画凭感觉在做。每一个‘福娃’,光是绣只眼睛就要二三十针,说实话真挺累人的。”
就这样,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陈孝芳一心一意扑在“福娃”绣品的制作上。本来,邻居们还有很多旗袍和衣服送上门来请她做,但为了保质保量绣好“福娃”,她将别的活都推掉了。“虽然经济损失不小,但我却很开心,因为我知道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陈孝芳表示。
记 者 沈爱群
通讯员 朱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