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千岛湖游览的人如果运气好,会看到巨网捕鱼的刺激场景,其实,这也是千岛湖吸引人的一大魅力。而巨网捕鱼的创始人之一,便是今年已近八旬的徐水根。
千岛湖形成初期,当地政府就制定千岛湖渔业发展方针:以养为主,养、管、捕三结合。养殖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捕捞是目的。只有解决捕鱼难题,渔业才能出效益。千岛湖的水面大、水深、湖底复杂,捕鱼难度大。为解决千岛湖鲢、鳙鱼的捕捞,1962年,新安江经济开发建设公司从德清、绍兴、开化等地调进水产技术人员,和本地渔民成立捕捞试验队,当时30来岁正值壮年的徐水根任副队长。捕捞试验队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询问当地的老渔民,摸清湖底主要的障碍物和旧河道的分布,观察鱼群的起跳情况和洄游规律。起初用拖网、畚斗网试捕都无效。于是,徐水根等人去桐庐考察富春江捕捞鲥鱼的游丝网,针对千岛湖的实际情况,进行仿造,网的面积和体积都放大,采用鹅毛索赶鱼进网,首次在桐仔坞渔场试验成功,一网捕捞鲢、鳙鱼2500多公斤。但是网具笨重,进网的鱼类容易返逃网外,捕鱼效果不理想,起网劳动强度大。后来又从省淡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拦网、三层剌网,渔具和捕捞方法都有比较大的改进,增加八字门,实行拦、赶、剌、张联合作业,捕鱼效果显著提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拦、赶、剌、张联合渔具渔法”有效地解决了千岛湖鲢、鳙鱼的捕捞。此项科研成果在“全国水库捕捞会议”进行交流和推广,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由于养、管、捕科学结合,千岛湖渔业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眼下,巨网捕鱼成为千岛湖的新景观。孙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