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这样称门球运动的功效:一杆、二杆、三杆,杆杆增寿;60岁、70岁、80岁,岁岁平安。在富阳市,门球运动已开展16年,银发一族感受到了它的无穷魅力。
驰骋球场“徐家军”
富阳玩门球的人中有支“徐家军”。徐鸿勋一家是“徐家军”的主力,它的领军人物是徐鸿勋的老伴73岁的郎全美。她从富阳市人民医院领导岗位上退休后,成为富阳首批门球队员之一。参加门球运动后,身体感到舒服有劲,天天打球,乐此不疲,如今已坚持了16个年头。她还动员年逾花甲的老伴徐鸿勋以及他的弟妹徐鸿荣、徐荣华加盟到门球队伍中来。通过近10年的锻炼,他们个个神清气爽,身手矫健。郎全美不仅动员老伴及其弟妹加盟,还动员新、老同事加盟。
幸福阿婆“专车”打球
如今,在富阳备有“专车”打门球的球迷越来越多,而73岁的退休职工江枫是拥有“自备车”最早的门球迷。为方便从位于城西的家中到位于城东的门球场打球,她特地买了辆小型三轮车,把球棒往三轮车上一放,骑着“专车”便驶向门球场。10多年来,她练就了一手好球,球技胜人一筹,人们称她是单枪老太婆。富阳队参加杭州市“长寿杯”门球赛,她是主力队员,披金挂银,总有她的汗马功劳。
68岁的农民宋顺福刚打门球时,技术、战术一概不懂,只知道把球往门里打。门球的魅力让她骑着三轮车赴门球场刻苦学习和勤练技术,经过6年多的习练,门球的击、闪、送、接、擦、带、顶等都练得相当不错。每次,她都随身带着手机打球,有事就遥控与子女和亲朋好友联系;门球打得肚子饿了,休闲时还拿出随身带的点心充饥。为此,有人称呼她是“幸福阿婆”。
“大哥大”打球有“三度”
富阳市公安局离休干部朱兰恩,今年82岁,被人称作门球场上的“大哥大”。16年前,当门球运动在富阳兴起时,他就选择了“运动而有闲,用力而有节,快乐而不激,用心而不苦”的门球运动,而且一直坚持,乐此不疲。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他步行2000多米,准时出现在球场。久而久之,较好地掌握了“三度”:气度,他对人宽容,从不同他人争论;力度,他打球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准确度,送球、击球都能到位。
老劳模解囊兴门球
最近,杭州市老劳模、76岁的离休干部罗菊兰,和她老伴、78岁的退休干部徐世弟慷慨解囊,将4000元现金交给富阳市门球协会常务副主席蒋本德手中,说是为了使门球运动越来越兴旺出点微薄之力。
罗菊兰原患有多种老年慢性疾病,参加门球运动10年来,身体感到舒服多了。谈及收获,她风趣地说:“打门球的人,本人不受罪,家庭不受累,节约医药费,有利于社会。”而她老伴徐世弟还当了8年富阳市门球协会副主席,对门球运动的发展不遗余力。他说,如今,年事已高,但生活富裕,资助这4000元,是为了继续兴旺门球事业。
陆汝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