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猪肉很贵,我们就多吃鱼和虾,少吃肉。”64岁的金连娣和66岁的贝小宝这样告诉记者,“反正鱼和虾营养都很好的,还非常新鲜,主要是实惠。”
两位老人的家都在杭州市下马塍社区。就记者平日里多有接触的一些老人来看,她们两家的荤菜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上半年物价上涨以来老人们在饮食上的巧妙应对。
8月22日一大早,记者跟随她们去逛了一趟文三路农贸市场。一进菜场,两人就不约而同直奔蔬菜摊位。“蔬菜的涨幅还能承受,最近家里的餐桌上基本上以蔬菜为主。”两位老人说,“我们退休金有限,总得精打细算着过日子。大排12元1斤,全精肉14元,想想都肉痛!”看看茭白还算嫩,两人便问起了价格,听到摊主说4.5元1斤,金连娣连连摇头:“那么贵,还不如买萝卜,才1.5元。”
经过卖肉的摊位,我们看到没有几个人在买。“今天还算好呢,这几天肉价降了一点,问的人稍微多点,前一阵子真的是冷冷清清。”摊主说。与此相反,卖水产的地方倒是叫卖声一片,明虾9元1斤、沼虾13元,买的人可多了。贝小宝也挤进去买了一点:“与肉相比,这虾正当时令,实惠着呢。”金连娣则将两条很新鲜的带鱼(正好7元)拎进了菜篮。
一圈逛下来,金连娣的菜篮子里已是满满的了:包心菜、萝卜、毛豆、带鱼,共花了12.5元。“今天只用做一顿晚饭,够了,够了。”她说。
贝小宝则明显比她还会精打细算:“早上5点多在我们住的建工新村那里,有些从三墩来的农民拿着自家种的菜在卖,又便宜又新鲜,我经常买。反正年纪大了早上也睡不着。”据贝小宝介绍,她和一群老姐妹经常到处“灵市面”,哪里菜价便宜就上哪里去买。欧尚、易初莲花、世纪联华等大型超市,她们经常去,因为赶得巧了,超市里经常能碰上价格低得出奇的特价菜。“超市有班车的,车费也省了。”贝小宝笑眯眯地说,“前些日子易初莲花有特价冬瓜,每斤只要0.19元,连着卖了两个星期,比起菜场里冬瓜0.8元1斤,不知便宜多少呢!”
记者 沈爱群 通讯员 朱映婷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