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人物
3  4  
PDF 版
· 徐传化和他的第十八次“头口水”
· 独臂老人五十年乡邮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8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独臂老人五十年乡邮路
  50年来,他靠仅有的一只左臂背负起15公斤重的邮包,靠一双腿奔走在山路上,每天至少要走30公里;50年来,他没有丢过一封邮件,至今为止,他的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他就是贝阿生,今年71岁,曾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投递员”和“浙江省先进投递员”。

  背起邮包箭步如飞

  采访车在山路上不知拐了多少弯后,终于来到台州市黄岩区平田乡。刚刚9点,乡邮递所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贝阿生已经在赶往桐树坑村的山路上了。我们赶紧驱车追赶。

  不多时,一个瘦小的身影出现在我们视线里:猛烈的阳光将他一头花白的头发照得发亮,腰间挎着的绿色邮包里露出厚厚一叠报纸,衬衫右边的袖子空荡荡地晃着。一眼望去就知道,他就是贝阿生。

  这一趟和往常一样,老人要经过6个村,最后到达离乡邮所7.2公里远的桐树坑村。虽然只是上午,但是山里的温度已经很高了,空气潮湿,没走几步,我的衣服已经被汗水粘在身上。

  贝阿生一路上话不多,只是一个劲地往前走,步幅不大,但是频率很快,我这个20多岁的人只有带着小跑才能跟上。有时,他不得不停下来等我一会儿。

  “以前的山路更难走,我那时穿草鞋的,现在公路修好了,换了双解放鞋,舒服多了。”歇脚的空隙,贝阿生难得多说了几句话:“以前没有电话的时候,信特别多,我每天都要背七八十斤重的邮包赶路。”

  失去一条胳膊只能走着送信

  乡村的邮递员大多用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送邮件,但贝阿生一直以来都靠双脚给山里人送信送报。“我右手残疾,没法骑车。”贝阿生说。

  贝阿生15岁那年,干了一天庄稼活,晚上他一躺下就睡着了。熟睡中,一条毒蛇爬上了他的床,在他的右臂上狠狠咬了一口。等贝阿生在疼痛中惊醒,他的右手已经开始发肿。父母赶紧把他送到附近的江湖医生家里,这个医生只用一根绳子将贝阿生被蛇咬伤的地方系住。一个星期后,贝阿生发现自己右手的手指都动不了了,再去医院诊治时,医生告诉他,右臂骨头已坏死,必须切掉。

  虽然失去了一条胳膊,但坚强的贝阿生并没有失去信心。之后他开始做起了贩鱼的买卖,每天从温岭、椒江等地贩鱼到黄岩卖。1958年,贝阿生偶然得知当时的北洋邮政支局在招邮递员,马上去应聘。从此以后,他便踏上了这条生命中无法舍弃的乡村邮路。

  无人接班退休后义务送邮

  时光飞逝,贝阿生这一干就是34年,34年间,邮递所大部分时间只有他一个邮递员,虽然也来过几个邮递员,但由于这里地处偏僻,邮路艰难,收入少,没多久就走了。

  1992年,55岁的贝阿生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没人接他的班。

  没有邮递员,住在山里的村民通信、看报都会受到影响,贝阿生决定当个义务乡邮员。从退休到现在,一晃又是16年,虽然没有一分钱的工资,但在山间小路上,村民们依然天天能看到背着邮包的老人。

  没有阿生寄封信要走十几里

  “阿生,阿生,快过来喝口水。”往回走的路上,经过一家小店,老板娘亲切地叫住了他。

  “每天10点,阿生就会准时把报纸送过来,这么多年了,从来都没断过。”老板娘说:“有一次阿生报纸送晚了,我们问他,他说没事,后来他弟弟说,那天他生病了。”

  见到阿生,许多村民都会和他打招呼,或者围着聊天。

  “以前要有什么汇款,我都直接把钱给他让他帮忙,现在邮局不允许这么做了,麻烦很多。”村民李梅兰老人说。

  “如果没有阿生,我们寄一封信要走十几里的山路。”桐树坑村的吴大爷对阿生很感激:“阿生是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不管到了什么地方,总是邮包不离身。即使途中有雨雪,不管自己怎么遭罪,阿生总是先保护邮件。”

  对于村民的轮番夸奖,不善言辞的阿生很不好意思:“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徐震宇 何 堃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人物 00003 独臂老人五十年乡邮路 2007-8-24 48256F6C002025684825732B0004BEC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