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保健
3  4  
PDF 版
· 绿A冲击首个
中国保健品名牌
· 氨糖与骨质增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8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绿A冲击首个
中国保健品名牌

  在“绿A十年 健康中国——绿A‘中国名牌’战略发布会”上,绿A生物工程公司总经理杨志红郑重宣布向“中国名牌”进军的战略。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而让消费者信服的品牌却少之又少,在行业转折的时期,绿A首先举起了向“中国名牌”进军的大旗。

  保健食品产业没有“中国名牌”,关键问题在于行业标准的缺失,这造成了质量的参差不齐,加上夸大宣传,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度。绿A总经理杨志红分析认为,保健食品关系着公众的健康品质,每个企业都有责任为大家提供高品质的名牌产品。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名牌”,对于消费者来说是莫大的福音。

  作为中国企业的标杆,“中国名牌”的选拔条件异常苛刻,包括质量、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售后服务、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生产等各个指标,可谓是对“十项全能冠军”的要求。作为保健食品产业的“老者”,绿A十年来一直默默积累,倡导“绿色健康生活理念”,探索出独特的“绿A模式”。

  作为一个高科技产业,绿A公司成立前,中科院专家已经为其选育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程海1号、2号和3号优良藻种,为研制新一代优良的钝顶螺旋藻种打下了基础。绿A公司十年以来一直进行产、学、研模式的探索,与几百家科研单位和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先后进入国家科委“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和“火炬计划”项目。目前公司对螺旋藻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多糖和多肽的分子水平,特别是与中科院联合研发成功红球藻核心技术,打破了美国和日本长达13年的垄断局面。而现在,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也进入了绿A的视线,以求牢牢控制产业的技术制高点。

  目前,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荣誉的绿A只生产世界上最优质的螺旋藻。公司自成立起就从资源选择、硬件设施建设、生产、检测、包装、认证、市场等方面建立了完整的品质控制体系。

  程海湖无论从气候、日照、温度、水质、环保标准等方面来讲,都是螺旋藻的天堂。为保障基础设施的影响力,公司斥资4.8亿元建成了现代化的绿A程海基地,按80年使用寿命、抗震7级的标准建设,拥有全球范围内生产线数量最多、处理能力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与全球最尖端技术同步的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光导技术工艺和自主创新灭菌技术,从挪威引进干燥设备,对藻粉品质丝毫无损;检测方面引进国际通行的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聘请专家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早在4年前绿A就通过美国FDA的严格认证和以严谨著称的CLL(德国鲁贝克实验室)的70多项检验,被CLL称为“顶级产品”。在销售方面,公司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达到80%,拥有120多万长期稳定的会员,顾客忠诚度高达95%,并保持十年零投诉率,产品还销往全球欧、美、日、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螺旋藻三巨头”之一。

  据专家分析预计,到2010年,我国仅保健食品的年销售额就将由现在的500亿元提升到2000亿元。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说:“巨大的市场空间需要更多的名牌产品去支撑,绿A现在冲击名牌可以说恰逢其时。”

  绿A杨总经理说:“绿A在成立时就为自己设定了当年、5年、10年、30年、50年、80年的发展目标。冲击‘中国名牌’只是个开始。”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保健 00004 绿A冲击首个
中国保健品名牌
2007-8-15 浙江老年报000042007-08-1500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