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到今天,我住在这儿刚好整整一个月了。”8月10日傍晚,在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上村一农户家里,来自巨化的高阿姨掰着手指对笔者说,“住在农家,嘴巴一吃、一抹,什么事都没了。我们在这儿是享福着呢!”
高阿姨今年70岁,一个月前,她与78岁的老伴来到这儿消暑。她说,在这儿有人照顾,晚上不用开空调,空气又好,而且还能听到蛙叫声,“等到天气凉快点,我们再回城里去。”
与高阿姨一样,住在这户农家避暑的还有6位城里老人,她们来自衢州老城区和巨化。在隔壁另一户农家,还住着来自上海的4位老人,她们中最长的已住了一个半月,短的也有十来天。每到傍晚,一张椅子、一把蒲扇,听听蛙鸣,聊聊家常,老人们很是惬意。据七里乡统计,到目前,住在七里农家避暑的城市老人有53位。
据了解,这些“银发族”每月只要交上600元至900元的生活费,就能在农户长期居住。而得到的照顾除了吃住外,对一些诸如有胃病的老人,还专门煮软食调理。“家里子女工作忙,也没时间照顾,把我们送到‘农家乐’来,生活舒适,而且还有伴聊聊天。”一姓周的老人说。另外一个原因是她们中不少人年轻时是在农村生活的,到老了,有一种“回归”的愿望,这也促使她们到农村来生活。
“以往,农家乐星期六星期天比较忙,而星期一至星期五就空荡荡的。”农家乐主人俞阿姨说,这些老人的到来,不但可以增加收入,最主要的是能让她们常年都处于经营状态。 徐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