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文摘
3  4  
PDF 版
· 长辈对孩子有积极影响
· 长痣的人更长寿
· 俄罗斯:敬老教育从小始
· 睡觉为什么要闭眼
· 小白兔的眼睛
为什么是红的
· “蜂胶养生宝”
重点保护三种老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俄罗斯:敬老教育从小始
  俄罗斯社会尊老爱老蔚然成风。这和俄罗斯人注重对孩子“敬老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孩子刚刚学会说话时,年轻的父母就在孩子学会叫爸爸、妈妈的同时,要求他也会叫爷爷、奶奶。孩子稍大后,他们便向孩子解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是爸爸、妈妈的父亲母亲,要求孩子对老人比对自己的父亲母亲更为尊敬。

  当孩子3岁时,俄罗斯的父母就要求他牢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生日。4岁则要能报出老人的正确年龄。他们让孩子了解老人的嗜好,并鼓励孩子跟老人同乐。5岁的维佳透露,他学下棋就是为了能常跟爷爷“杀上一盘”,以便让老人“高兴高兴”。

  如果没跟老人住在一起,俄罗斯父母再忙也不忘定期携带孩子去看望老人,让孩子为老人提供帮助。当知道奶奶“眼神不好”难以看书时,小安娜就把书中的故事一篇又一篇地朗读给老人听。小伊凡则经常为耳背的爷爷大声“传达”别人的话语。

  当老人生病时,年轻父母教孩子将药或水送到老人的床榻前,并教他学会说诸如“您感到好些了吗?”“您很快就会恢复健康的”之类的问候语或祝福语。当老人寂寞时,他们鼓励孩子陪老人聊天,同时,还向孩子强调,对老人的唠叨一定要有耐心。

  俄罗斯父母教育孩子,人一旦老了动作会变得笨拙,步履会变得蹒跚,身材会变得难看,每个人,甚至包括孩子自己,老了都会这样。在俄罗斯,托儿所与敬老院常常结成“对子”互访。这不仅给老人孤寂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乐趣,而且为孩子熟悉更多老人提供了机会。俄罗斯父母鼓励稍大些的孩子跟长辈以外的更大范围的老人接触,如帮助步履蹒跚的老人过马路;向公园里正在健身的老人问好;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等等。有的父母还为孩子创造更多跟老科学家、退休教师、卫国战争时期的英雄等老人接触的机会,让孩子明白,虽然他们已经年迈,但他们的功绩不可磨灭;并鼓励孩子将节省下来的零用钱捐献给孤寡、残疾老人。摘自《新民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文摘 00007 俄罗斯:敬老教育从小始 2007-8-10 48256F6C00202568482572420009A86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