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最喜欢找谁下手?老年人!”拿着厚厚的一本“老年人防骗手册”,杭州市离休干部吴均林告诉记者,“我收集编制这本手册,是为了提醒老年人:遇到类似骗局,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80岁的吴均林家住杭州下马塍社区。半个世纪以来,他一直醉心于一个特殊的爱好:剪报。50多年了,光是剪摘各类诈骗术,就有厚厚的30多本。“他平时沉默寡言,话不多,可一说起剪报和学习来就滔滔不绝。”77岁的老伴这样说他。
吴老正式开始剪报是在1955年9月。那时,他还在部队当兵。年轻时,他喜欢摘抄一些国防方面的新闻和科普知识;转业到地方后,他摘抄的兴趣转到了与工作有关的知识;离休后,他又关注起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了。“人上了年纪,如果不学习,难免思想僵化。剪报,既是一种爱好,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新知识。老年人也要与时俱进嘛!”吴均林乐呵呵地说。
吴老手中的170余册剪报本,都是根据主题分门别类收集的。“这是我新近做的一个剪报本,主题是‘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知道吴均林喜欢学习、喜欢剪报,他所在的省电信公司离休支部成员们就力荐他负责支部的宣传工作。每次政策学习,他都是主讲人之一。这个新的剪报本,就是他要在8月13日支部学习时的发言材料。为此,他翻报纸、跑书店,足足忙了1个多月。
也许是曾为军人的缘故,吴老对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各类骗术十分关注。记者看到,这些笔记本都根据内容标上了不同的“书名”,里面还有目录。“骗老人”、“骗孩子”、“骗妇女”、“骗学生”……一个厚厚的本子,就是一本真实的“防骗手册”。
“老年人防骗手册”,是吴老的“战果”之一。里面“记载”的都是花样百出的诈骗老人个案。从最初的丢钱捡钱诈骗、金元宝诈骗、算命诈骗再到最近的免费体检诈骗、保健品“陷阱”、老人婚姻诈骗、民间集资诈骗……“骗子的骗术花样不断在翻新。我剪下来的这些骗术,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可以折射出社会变化发展的特点。不要以为这些都是报上登过的新闻,就没有人上当受骗了!”吴均林激动地说,“骗子为何总盯住老年人?因为老年人往往法律观念淡薄,防范意识薄弱。我把它们剪下来,有机会就跟亲人和朋友讲,告诉大家提高警惕,不要上当。”
记 者 沈爱群
通讯员 朱映婷
王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