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是个伟大的革命家,他穷毕生之力,献身革命,除了革命工作,他的业余爱好就是读书和下棋。
“棋虽小道,品德最尊”,中山先生下棋,落子不悔,不计较胜负,结束时,一笑置之,坦荡倜傥,情趣盎然,
大概是受了古谱《桔中秘》的影响,中山先生的开局好用炮,特别是“当头炮”,一上来就猛攻猛打,一往无前。凌厉的攻势,往往使对手猝不及防,落荒败北,所以棋友们都戏称他为“孙大炮”。不过,由于未能攻守兼备,有时不免顾此失彼,陷于被动。长期追随他的革命元老冯自由,在1936年3月问世的《革命逸史·孙中山之嗜好》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中山毕生不嗜烟酒,读书之余,间与人下象棋,然习之不精,好取攻势而懈于防守,故易为敌所乘。余与胡汉民、何香凝等皆尝胜之。”
下象棋也是中山先生在海外侨胞中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从实际出发,匠心独运,寓政治于象棋,假枰场之车马,作救国之呼吁,将革命和博弈巧妙结合起来。
1895年,中山先生建立兴中会后,相继在国外各地成立分会,许多爱国侨胞,包括象棋爱好者甚至棋坛高手,如林星桃、曾展鸿、黄松轩、陈粤樵等纷纷参加。中山先生在海外通过下棋广交棋友,联络侨胞,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和自己的政治主张,发展革命组织。
当年,中山先生和海外侨胞,有过很多对弈,然物换星移、沧桑巨变,现在留下来的,仅林星桃和中山先生的一盘遗局。
1937年秋,我的父亲、已故百岁棋王谢侠逊,出任巡回大使,奉命下南洋,在爱国侨胞中,通过“义赛”形式,宣传抗日救亡,劝募慰问伤兵和救济难民的捐款。翌年8月,到达吉隆坡,古稀老人林星桃不辞劳累,躬亲前来欢迎。林公是辛亥革命老人,中山先生好友,他热爱祖国,早年曾积极追随中山先生参加反对满清王朝的民主革命。
期间,林公和我父亲多次促膝畅谈,使我父亲知道孙中山先生在象棋方面的一些轶事。临别时,他将一绝无仅有的、与中山先生的遗局,郑重授与我父亲,叮嘱妥为珍存。1943年,我父亲在重庆天地出版社出版的《海内外象棋新谱》中,曾用醒目标题予以刊载介绍。
本局着法红先胜:
炮一进五,将5进1。
马二进四,将5进1。
炮一退二,士6退1。
炮三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