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海曙区居家养老创新绩
· 南京提高低保标准
应对物价上涨
· 四川一老农
自办农耕文化陈列室
· “绿色家庭”
喜获奖
· 西安将举办
古玩艺术博览会
· 泪别爱心爷爷
· 今日导读
· 首届全国老年
书法作品展览将举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泪别爱心爷爷
  “王爷爷,以后我们再也看不到你亲手抄写的《好孩子》快报了,王爷爷我们爱你!我们永远都会记着你!”8月1日上午,在义乌市苏溪镇退休教师王关根的送别队伍中,韩东辉、王勇、朱榕格、龙小敏、王妹等一批外来民工子女哭得特别伤心。他们手持小白花,默默地祈祷王爷爷一路走好。

  在当天上午王关根同志追悼会上,来自安徽、贵州、陕西、江西等地的500多名外来民工及子女自发前往送别。

  今年68岁的王关根,因患心肌梗塞于7月26日突然去世。王关根老人在义乌苏溪中学当了36年教师。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他所在的苏溪镇吸引了全国各地4万多名外来民工。3年前,他家里住进了来自安徽、贵州、陕西、江西等地的14户民工家庭,其中小孩就有16名。这些孩子当中,最小的5岁,最大的15岁。

  老王看到这些孩子的父母早出晚归,无法顾及孩子,更不要提教育了。与老伴商量后,王关根决定发挥自己多年教书的特长,承担起照料这16名外来民工子女的责任。

  他细心揣摩租房内各个民工子女的思想状况及言行举止,有意识地把民工子女与自己的孙子孙女结成学习对子, 相互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比学习赛进步活动。同时,他创办了一张《好孩子》手抄快报。只要发现谁家的孩子讲卫生做好事,老王就马上搜集整理成小故事,抄刊在《好孩子》快报上;发现谁家孩子讲粗话、不注意卫生、打人骂人的不良苗头,就耐心疏导教育,并与其父母进行沟通,待孩子有了进步,及时上《好孩子》快报进行表扬。

  为激励孩子们争做好事、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每个学期王关根夫妇都自己掏钱购买文具盒、笔记本、奖状等,设榜样奖、奋发奖、进步奖,给评出的“好孩子”发奖。

  到今年7月,《好孩子》快报已刊出了33期。小小一张手抄报,让这些孩子发生了喜人的变化。积极做好事,争当“好孩子”成了租住在老王家及周边民工孩子的自觉行动。

  王关根老人关爱外来民工子女的事迹,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一套曾在《当代工人》栏目中以《新义乌人》的视点切入,生动讲述了他办的《好孩子》手抄报与民工子女茁壮成长的故事。本报2006年2月也曾以《别开生面的“家庭”表彰会》为题作过报道。

  张建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要闻 00001 泪别爱心爷爷 2007-8-3 浙江老年报000012007-08-03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