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缘于周朝,与现在退休年龄定为六十岁不同,古代的退休年龄是七十岁。西周有“大夫七十而致事”,其后的各朝代大都沿袭。这情况一直到了明清两代,才改为六十岁退休。
在唐朝,退休制度发展得较为完善,退休年龄也灵活掌握。如果官员不够七十岁但是“形容衰老者”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唐太宗时的李靖,因为在六十四岁有病在身,所以“上表乞骇骨”,恳请准许退休。
唐朝会给退休的官员举行欢送仪式,一路敲锣打鼓将他们送回乡里,显得颇有人情味。官员们为国家鞠躬尽瘁,尽了力,国家在他们退休后会优厚对待。首先,就是养老金,汉代规定,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者,可带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而魏、晋时期的官吏会被委任一个“顾问”之类的闲职,供养起来;至于唐代,采取的是赐田地给官员,允许土地可以代代相传。
王正贤摘自《山西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