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前,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战斗,并且坚守在岛上,度过了难忘的33个昼夜。
记得当时我是一名副炮长兼瞄准手。出发前,上级给我们的任务是担任随伴炮兵,保证在指定的范围摧毁敌人的一切障碍物,使步兵顺利冲锋登陆。
早上6点左右,上级命令一下,万船竞发。这天天气晴朗,只见洋面上机帆船、小炮艇黑压压一片,他们和我们一样,船上都装着大小火炮,直驶目标一江山岛。
经过4个小时的行驶,我们已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一江山岛。按照指定的目标,我们和兄弟部队战船,分别向岛左右驶去,形成了对一江山岛的包围。
战斗开始了,这时,万炮齐发,炮弹直泻一江山岛,打得一江山岛地动山摇,声音震耳欲聋。只见岛上是一片火海,烟雾弥漫。一个钟头后,我们的空军出动了,轮番向岛上进行轰炸;对面岛上的隔山炮也参与了炮击。连续的发射,我们的炮管打得通红通红,文书、卫生员等忙用海水浸过的麻袋不住地往炮管上贴,以降低炮管温度。
激烈的炮火基本上摧毁了岛上的暗堡、地雷、铁丝网等,为步兵发起冲锋扫除了障碍。炮轰一直到步兵占领整个山头才结束。后来,我们在岛上度过了我人生中最艰苦、最艰险的33个昼夜,经受了人生价值的考验。
记得上岛第二天中午,我和一名战友去食堂领饭,两架敌机前来骚扰,一枚炸弹从我俩头上飞过,我们赶紧伏倒在地,炸弹就在离我们50米处爆炸,炸出了一个足有六、七米深,圆径20多米的大坑,把食堂的帐蓬也掀掉了。当天晚上,敌机又来扰乱,我军的高射炮、高射重机枪勇猛截击,天空打得红彤彤的,保护我们的二管高射重机枪管打得血红血红。
为了缩小目标,减少人员伤亡,上级命令我们把所有帐蓬全部拆掉,晚上睡觉自己解决。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天寒地冻,岛上风又大,晚上气温常常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要在这样的条件下露天过夜睡觉,确也是一个难关。为此,我们采用挖地洞办法。一江山岛上全是岩石,坚硬无比,又没有专用的挖土工具,要紧靠大炮,大家只能利用地形,用手挖掉几块石头,再用油布二角系上茅草扎好,连坐带睡作为休息处。不少同志被冻伤了,和我一起上岛的家乡战友就冻伤了四根手指。
吃水用水难也是当时遇到的一大困难。一江山岛没有淡水可供应,原先的水池都已被炸毁,吃的、用的水全靠大陆运来,只够做饭、饮用。因此,我们上岛后,就没洗过澡,不少同志身上长了虱子。洗脸也只能从每天定量的饮水中省下来。就这样我们一直坚持了33天。
在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中,我荣立了一次三等功,并于当年7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刘将维(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