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秋,青田剿匪战斗结束后,我由一0三师三0九团三营机炮连调到三营营部当通讯员,住在温州上岸街。不久三营移驻市郊外的新城,部队开展了紧张的一个多月正规化训练。紧接着进入了艰苦的战备训练,经常进行紧急集合,并进行山地攻防演习,有战斗经验的老兵猜测,部队可能又要打仗了。
12月上旬开始,营连领导会议频频,炊事班开始焙制干粮,战备的气氛越来越浓。12月17日,班长王清海同志传达了营首长的命令,作好随时出发准备。18日上午干粮袋装满了三天干粮,擦拭好武器。下午6时许,部队从龙湾上船,向洞头方向进发,开始了洞头奔袭战。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渡海作战。我随营指挥所,登上了当时海防大队的一艘较大的铁壳机动船,排水量约60吨。战艇一出瓯江口即全速前进。风浪越来越大,因晕船大部分同志呕吐不止。航行两个多小时,前方传来了枪声,大家一下蹦了起来,精神一振,也不晕了。大家把棉裤脱下来背在肩上,待船靠近岸,一个个跳下船,在刺骨的海水中勇猛地登上了洞头岛。敌人被我们突如其来的进攻吓坏了,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仓皇逃窜,枪架上的枪原封不动。约8时许攻克了烟台山,结束了战斗,俘获敌军百余人。上午,我们搜索到洞头,发现了敌浙东反共救国军司令蔡功的秘密指挥所,用炸药包炸开门,活捉了蔡功和两名日本顾问。至此,我三营仅一人轻伤。洞头奔袭战胜利结束,我们押着俘虏返回温州。
1952年元旦过后,国民党反动派贼心不死,妄图把洞头岛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调集千余人企图固守洞头。
浙江军区首长经研究下决心,趁敌人防御工事未修筑好,集中优势兵力,迅速攻克洞头,以保证温州的安全。浙江军区兼七兵团司令张爱萍命令温州军分区司令员夏云飞统一指挥解放洞头战斗。
我团受领任务,三营仍为主攻。1月11日傍晚,三营从龙湾乘船,向洞头进发。我当时仍随三营指挥所乘铁壳艇。约午夜时船队接近洞头,部队全速前进,主攻连八连直插北岙街。到天明,两侧山头已被八连攻克。
1月12日上午,以主攻连八连为主,其他连队配合下,全歼北烟台山守敌百余人,但仍有部分残敌固守棺材岙顽抗。13日傍晚,我军向棺材岙发起了攻击,但因通往岙口的道路狭窄,被敌人火力严密封锁,我八连、二连相续猛攻,伤亡惨重,于14日凌晨2时许奉命停止进攻,撤出战斗。
随后的分区作战会议决定,三一五团七连担任主攻,该团九连和三0九团一连协同作战,并决定调来两门山炮。1952年2月15日下午3时,分区首长下达了进攻棺材岙的命令。两门山炮发挥了威力,摧毁了残敌赖以顽抗的火力点,部队以猛虎下山之势直冲制高点,把红旗插上了观潮山顶峰。残敌纷纷缴械投降,敌司令王祥林等束手就擒,战斗于当天下午5时许结束,宣告洞头全境解放。 朱信棠(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