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6月4日,国共第二次合作谈判中共代表周恩来在张冲的陪同下上了庐山。
时年33岁的张冲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公开职务是国民党中宣部电影事业处处长(1937年11月改任军事委员会顾问处中将处长),实际上是国民党中央党部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的重要负责人。他作为国民党主要谈判代表之一,此前已参加了在杭州、莫干山等地的国共二次合作谈判。
为了确保周恩来在庐山的安全,张冲反复考虑,最后征得蒋介石和陈诚的同意,将周恩来安排入住陈诚的官邸,而张冲则入住紧挨陈诚官邸的原中二路271号别墅。这是一栋建于1909年的美式别墅,石构一层,大门开在右侧,门前有宽敞的外廊,现外廊的一部分被隔成房间。
周恩来在庐山的十多天里,张冲除了参与两党的谈判外,其余时间紧随周恩来左右,一方面不断来回转达蒋介石和周恩来的意见,一方面关注周恩来的安全。周恩来返回延安时,张冲又亲自护送周恩来下山。7月14日周恩来与博古、林伯渠再返庐山谈判,张冲又亲自下山迎接,将周恩来一行安排入住仙岩旅馆。自己也住在仙岩旅馆,时刻与周恩来保持联系。张冲自始至终参加了国共第二次合作谈判,为谈判的成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中共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张冲由国民党内反共的中坚骨干变为真诚联共、联苏的主要成员,前后判若两人。
张冲1904年生于浙江乐清,字淮南,从小聪颖过人,胸怀大志。1922年,张冲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年加入国民党,毕业后去哈乐滨政法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和俄语,后任国民党哈尔滨党部特派员兼《民国日报》社社长。蒋介石1929年11月成立最早的特务组织“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统计室”(后演变为国民党中央党部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便选中25岁的浙江小老乡张冲任调查室总干事,张冲此后一直是“中统”的重要领导人。上世纪30年代初期国民党对中共地下组织采取的一系列重大破坏活动,张冲无不参与策划和指挥,在上海差点捉住周恩来。诬陷周恩来的《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周恩来曾化名“伍豪”)就是张冲执笔炮制的。积极反共、才华出众的张冲深得蒋介石和陈立夫、陈果夫的信任和器重,1935年,并无显赫职务、资历极浅的31岁的张冲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引起国民党内、军内一些资深要员的强烈不满。“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又遴选张冲为国共二次合作谈判国民党方的主要谈判代表之一。
张冲在与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密切接触中,思想很快发生转变。他为共产党人不计前仇、以民族利益为重、以国家大局为重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所感动。他与周恩来在密切接触中,成为真诚相待的朋友。国共第二次合作共进行了五轮正式谈判,国民党方面不断更换主谈代表,张冲始终是主谈代表之一。
六月上旬的一天,张冲陪同偶有空闲的周恩来游览庐山著名景点仙人洞。一行人穿过两峰夹峙、林木茂密的山谷,一走过仙人洞的石圆门,周恩来顿觉眼前一亮,天地之间豁然开朗,万里江天尽呈眼底,顿时令人感到心犷神怡,逸兴飞扬。那天,他俩谈古论今,引经据典,甚为欢洽。1959年周恩来重游此地时,还向随从忆及20多年前与张冲在此畅谈国共合作之事,为张冲的英年早逝惋惜不已。
1937年7月中旬,国民政府在庐山举办著名的“庐山谈话会”,诚邀各党各派负责人、各界名流前来庐山共商国是。周恩来广泛接触来山的参会代表,向他们宣传中共停止内战、结成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寇的方针政策,张冲时常陪同在周恩来身旁,赞扬中共的方针政策。熟悉张冲历史的名流们对张冲的态度都感到十分惊讶,认为“淮南先生”都能从反共的中坚骨干转为真诚联共,足见中共的政策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民族愿望。
张冲不但真诚联共,还真诚联苏。1934年中苏恢复外交关系后,精通俄语的张冲便参与了对苏外交。张冲熟悉苏联的国情和民族习俗,他的第二位夫人就是苏联人。张冲与孙科、冯玉祥、邵力子等人发起成立了中苏文化协会,张冲具体负责协会工作,为“联苏”培养了许多专门人才。1937年11月,张冲作为“实业考察团”(实为军事代表团)副团长赴苏,单独与斯大林密谈了5个多小时,议定苏联援华办法。张冲回国后即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顾问处中将处长,专司联苏、联共事宜。
张冲立场的转变引起国民党内顽固派的愤恨,他们痛斥张冲是国民党的“叛逆”,叫嚷要开除他的党籍,甚至扬言要暗杀他。张冲不为所动,照样为联共、联苏日夜操劳。
1941年8月11日,张冲因患恶性疟疾不幸在重庆病逝,年仅37岁,国共两党深为痛惜。蒋介石亲撰挽联:“赴义至勇秉节有方,斯人不永干将沉光”;毛泽东、董必武等七人联名送的挽联是:“大计赖支持,内联共,外联苏,奔走不辞劳,七年辛勤如一日;斯人独憔悴,始病寒,继病疟,深沉竟莫起,数声哭泣已千秋”;周恩来送的挽联是:“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朱德、彭德怀的联名挽联是:“国士无双斯人不再,九原可作万里相招”。蒋介石、周恩来参加了张冲的追悼会,周恩来在念悼词时,数次热泪盈眶,几不能语,与会者无不为之动容。周恩来对张冲的家属予以了格外关照,张冲的儿子、女儿都在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参加了革命工作。
1995年5月12日,乐清市人民政府在瓯江北岸的狮子山上,隆重举行了张冲先生遗骸迁葬仪式,这位中共挚友终于魂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