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休闲
3  4  
PDF 版
· 世界“新七大奇迹”写真
· 老年人学舞新去处
· 走丝绸之路 看大漠风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7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走丝绸之路 看大漠风情
今夏旅游专列受追捧
  经过了“五一”黄金周后的沉寂,今夏的老年旅游市场,又有渐渐升温之迹象。据了解,考虑到天热和老年人体质特征等因素,最近,杭州各大旅行社纷纷把七、八月份的火车专列游,作为老年旅游的重头戏。

  比如杭州国际旅行社推出的“大漠风情,丝绸之路”火车专列,沿途经过中原古都郑州、开封、兰州,又深入敦煌、天山等地,一经推出,就受到大家欢迎,在众多的夏季旅游线路中脱颖而出。“这是2007年首趟深入西北地区旅游的火车专列,一年只有一次,费用也不贵,全程只需3450元,贯穿三个省七个市。”相关专家分析说,“现在的旅游市场,中老年人是暑期旅游的一支主力军,往往这部分人出去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式的,更看重的是能在旅游中增长见识,达到旅游学习两不误的目的。因此,此趟火车专列最符合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条受追捧线路沿途的美丽风光吧。

  荡气回肠“开封府”

  “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

  “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艺术宝库莫高窟

  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端庄的佛影,飘舞灵动的飞天……庄严神秘,令人屏声敛息。

  这里,便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据记载,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乐囫柱杖西游至此,见千佛闪耀,心有所悟,于是,凿下第一个石窟。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最广泛的题材是尊像画,即人们供奉的各种佛、菩萨、天王及其说法相等;佛经故事画,是以佛经中各种故事完成的连环画;经变画,是隋唐时期兴起的大型经变,综合表现一部经的整体内容,宣扬想象中的极乐世界;佛教史迹画,表现佛教在印度、中亚、中国的传说故事和历史人物相结合的题材;供养人画像,即开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这是一部肖像史。

  西文学者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沙漠碧波“月牙泉”

  在鸣沙山群峰环绕的一块绿色盆地中,有一泓碧水形如弯月,这就是月牙泉。

  月牙泉位于鸣沙山北麓,东西长300余米,南北宽50余米,水深约5米,泉形酷似一弯新月,故名月牙泉。泉被鸣沙山四面环抱,但并不为流沙所掩,始终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久雨不溢,久旱不涸,风景十分优美。月牙泉就像一弯新月落在黄沙之中。

  月牙泉四面沙山高耸,山坳随着泉的形状也成月牙形,吹进这种环山洼地里的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会向上旋,于是月牙泉周围山上流下来的沙子又被送回四面的鸣沙山脊的另外一侧,这就是泉水不为黄沙掩盖的道理。两千多年来,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地形运动,使沙山和泉水保持着矛盾而又和谐的天然共生共存状态。尽管风沙肆虐,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

  清澈幽深数“天池”

  天池是由古代冰川和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1900米,长3300 米,宽数百米到1500 米,湖泊最大深度104 米,狭长曲折,清澈幽深。四周雪峰上消融的雪水,汇集于此,成为天池源源不断的水源。周围山坡上长着挺拔的云杉、白桦、杨柳,西岸修筑了玲珑精巧的亭台楼阁,平静清澈的湖水倒映着青山雪峰,风光旖旎,宛若仙境。

  天池南面映衬着雄伟的博格达峰。海拔2800 米以上,地势比较和缓。夏季,这里是一派生机勃勃的草原景象。一片片高山草甸上,禾本科、蓼科植物、苔草和其它牧草,用它们的细茎嫩叶编织成绿色的地毯,龙胆、紫菀、金莲、银莲又以它们鲜艳的色彩,将绿毡点缀成姹紫嫣红的美丽画卷。平坦的河岸边,隆起的古冰碛垅上,山地向阳的缓坡上,牛羊成群,牧歌悠扬,这里是哈萨克牧民放牧牛羊的高山牧场。

  记 者 沈爱群

  通讯员 张晓黎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休闲 00005 走丝绸之路 看大漠风情 2007-7-13 48256F6C002025684825731400245C4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