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大学新生一入学,先人手一份关于抄袭的小册子,再组织学习抄袭的严重后果;学生交论文前,必先签字画押,确认已知抄袭将被重罚,以避免日后以身试法者以“不了解”为由跟学校打官司。这种“勿谓言之不预也”的告知在香港比比皆是。
根据基本法,司法独立在香港得到保障,法院判案不受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公共或私人机关干预,审判公开。
人们很难想象,就在几十年前,贪污还是香港警队的痼疾。改变这一切的是1974年问世的廉政公署。曾经听过廉署的“普法”讲座,印象最深的是一起涉案金额只有2港元的“恭喜发财案”。话说廉署刚成立时,接到一起举报,过年了,一名邮差送信时说了一句恭喜发财,菲佣给了他2港元的红包。女主人听闻立即将邮差举报。邮差被送上法庭,控辩双方为是否属于索贿争得不可开交。最后,控方律师问证人菲佣,如果他不是邮差,你还会给红包吗?菲佣想了想,答案是否定的。法官据此判定邮差属于贪污,罪名成立。
有“恭喜发财”的前车之鉴,香港的公职人员便十分小心。回归十周年前夕,内地记者团重返香港采访,每天中午记者回酒店吃饭休息,无论怎么盛情相邀,陪同的特区政府新闻处职员都坚辞不就。自己找地方吃完饭,那位秀外慧中的女士就静静地坐在酒店大堂等候。
法律就像游戏规则,在一个游戏规则被严格执行的社会里,政府做什么呢?曾有内地记者就香港交通问题采访过相关政府部门,问及如何管理公交公司,对方一头雾水:“他们都是注册公司,自有公司法和董事会管,我们管他们做什么?”
政府做的是真正公仆工作——提供服务,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修路填海等。新建的迪斯尼公园所在地,就是港府填海造的地。
和内地一样,医生在香港是“香饽饽”。医生和护士每做一个动作前,必先告知你可能的感受并根据你的反应即时调整,话语贴心,动作温柔。不论公立私立,香港医务人员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圣洁微笑。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