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兰溪市万田村书有“圣旨”两字台匾的“梅氏宗祠”旁的一处矮房内,年届七旬的当地老农梅一文,拿出他数易其稿,耗费八年心血写就的历史剧《血洒中原》剧本,展示给人们。据了解,除了两份最后成稿的打印文字稿外,在他的房内,还有一堆半人多高的手写文字稿,和一大堆《宋史》、《资治通鉴》、《靖康要录》之类的史书。
“这八年来,写写改改,没有停过,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何况,对自己的祖先也有了一个交代。”梅一文说,他的剧本已经送交当地文化部门审核,并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首肯。
梅一文所说的“祖先”,名叫梅执礼,是北宋著名抗金英雄,而地处兰溪最西部、与建德的大慈岩紧紧接壤的万田村,村里的八百村民悉数姓梅,多为梅执礼的嫡系后裔。梅一文老人所写的《血洒中原》,说的就是当年梅执礼夫妇抗金的那段历史。他还说,在历史上,梅执礼夫人王钱兰就当时形势,第一次大胆喊出了“反分裂,促统一”的口号。
据史书记载,梅执礼(1079-1127)是北宋婺州浦江通化黄茅山(今属兰溪梅江)人,夫人姓王名钱兰。梅执礼为官刚正严明,不避权贵,官至户部尚书。靖康二年(1127)二月,汴京(今开封)失守。金以徽、钦二帝为质,向宋勒索大量金帛,梅执礼与同僚陈知质、程振、安扶假意周旋,拒不缴纳。金师胁迫从命,梅执礼等答道:“百姓空虚,无从征集,故难从命!”言辞慷慨,激怒了金人而遭砍杀。之后,梅执礼的夫人王钱兰继承丈夫遗志,抗金复国,为南宋朝廷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梅执礼被宋高宗赵构追赠为资政殿学士,王钱兰则被封为“开国夫人”。
梅一文的《血洒中原》剧本共分十场,包括“靖康峰火”、“汴京奇耻”、“赴宴斥敌”、“含悲兴国”、“祭夫憾天”、“辞驾归隐”等。其中“祭夫憾天”一场说的就是王钱兰在丈夫梅执礼殉国之后,亲率大军杀回开封,白衣素服大败金兵的故事。当时,王钱兰打的就是收复幽云十六州(五代后先后被契丹、金国占据)、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旗号。
梅一文认为,《血洒中原》是一部能激发爱国热忱、具有强烈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历史剧,他希望能够早日搬上舞台或荧屏。江胜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