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关注
3  4  
PDF 版
· 预防疾病从“心”开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人到老年必然会碰到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变化。老人一退休就会遇到社会角色的转换,这不仅意味着失掉了某种权利,更为重要的是失掉了原来所担当的那个角色的感情。失落感、自卑感、孤独感等负性情感伴随而来。这时如不能及时得到正确调适,便会引发心理问题。
预防疾病从“心”开始
  浙江省老年人心理卫生现状

  一项对杭州市社区60岁以上老人进行的调查显示:抑郁障碍患病率为16.8%。其中女性、70岁以上的老人抑郁障碍发生率更高。

  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家庭关系、业余爱好、身体状况与抑郁密切相关。

  专家结论:个性可能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中间因素,同样的生活事件,可能因为个性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

  对湖州60岁以上农民调查发现:22.7%的老人有心理问题。主要症状:抑郁、焦虑、恐怖。

  专家结论:是否丧偶、子女是否孝顺、躯体健康情况、经济是否独立,是影响农村老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常见精神疾病:痴呆、抑郁症

  案例一:80多岁的孙婆婆在家总是疑神疑鬼,老觉得东西被人偷去了,有时怀疑是儿子偷了,有时怀疑是孙子偷了。于是,她将家里的所有门锁都换了。她自己的一本存折,里面没有多少钱,但她每天都要拿出来看一看。现在那本存折都被她翻破了。

  专家点评:这位孙婆婆的情况,是一种典型的被窃臆想症,总是怀疑别人偷了她的东西,于是千方百计地要加以防范。这种情况的最后结果,不但严重影响她自己的身体健康,更有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紧张,进而产生老年性痴呆。对于这位老人的情况应尽早进行心理治疗。

  案例二:一位70多岁的老人平时也看不出什么毛病。因为妻子比他年轻10岁,他总是怀疑妻子与别人有关系,妻子到哪家去坐坐,他一定要去看过。如果10分钟后还没有回来,他又要去看看。

  专家点评:这是典型的老年痴呆前期表症。这位70多岁的老伯患的是一种嫉妒臆想。他自身性功能衰退,而他的妻子又比他年轻,因此,他就时刻想着老婆会不会背着他干见不得人的事。这位老人的情况目前还是处于早期症状,如能及时治疗,回转的余地还是很大。如果时间长了,就可能会发展成老年痴呆。

  老年性抑郁症常见症状及治疗

  忧愁不是抑郁唯一的病症,以下是一些最普遍的症状:

  ★常出现一种比平日情绪低落时更为严重的抑郁,而且持续一段时间。

  ★了无生趣,并且丧失享受日常乐趣的能力。

  ★在没有太大劳动的情况下,也感到疲倦乏力,即使简单的差事也没有办法去做。

  ★食欲减低,体重下降。

  ★内在不平的情绪,久久未能平静。

  ★不想接触别人。如有其他人在旁,会有不耐烦的表现。

  ★出现睡眠困扰,经常早醒,醒后难再入睡。

  ★缺乏自信,感觉自己是别人的负累。

  ★有负罪感,对已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怀疑自己招报应。

  ★常常有自杀的念头,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任何程度的抑郁都有一定的效果。心理治疗能够让你宣泄不良情绪,能够帮助你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如有抑郁情绪,请及时求助心理医生。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现在有很多种,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药物。

  ★药物开始可能会带来其他的不适,应该积极跟医生联系。不能擅自停药。一般药物的反应几天后便会减低。

  ★老年人常伴有躯体疾病,需要吃多种药物。病人应该告诉医生目前在服其他的哪些药物。

  ★如有癫痫、惊厥、眼压升高或急性窄角青光眼的老年人,请务必告知医生。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应该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和血脂。

  老年心理障碍的防治

  1、努力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离退休后,并非人生的终结,而是一个人生新阶段的起点,休闲、安逸就在眼前。

  2、主动寻找新的精神依托——老年人离退休后可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利用自己的社会经验指导年轻一代有效地工作和创造。也可以组织和参加各种社会团体,参加各种旅游、休闲、娱乐活动,互相交流经验和感情,互相学习,彼此促进,开创人生第二个春天。

  3、心理上自我调节——要求做到“三忘、三爱”, 即忘老、忘忧、忘我,爱生活、爱他人、爱自己 。要做到三个快乐:一心助人为乐、事事知足常乐、常常自得其乐。需要三个正确: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

  4、加强学习,修心养性。

  5、保持家庭的和谐,互相理解、相互尊重。

  6、积极医治各种躯体疾病:一方面要积极治疗,另一方面(更重要)是积极预防。

  心理障碍的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安眠药、其他药物、中药。

  心理疾病

  “四步曲”

  一个老人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1、心理健康状态

  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快乐感大于痛苦感;

  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久的现象;

  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2、不良状态(能自我调整)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

  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损害轻微——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

  能自已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3、心理障碍(需求助心理医生)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一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

  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

  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能。

  4、心理疾病(需心理医生治疗)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

  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

  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

  损害大——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需心理医生的治疗——患者一般不能通过自身调整和非心理科专业医生的治疗而康复。心理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

  心理问题

  会导致

  哪些身体疾病

  我们的身体在受到来自外界或身体内部的刺激事件时,会发生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一些较小的刺激,对心理承受能力高、康复能力强的人来说,对身心的撞击是暂时的,很快就能恢复,对人体不会造成持续的影响。但是当刺激过于强烈、持续时间过长,或者人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很低、康复能力很弱的时候,这种身心的变化会持续存在,使相关组织器官出现病理性改变,最终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我们称之为“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包括如下几种类型:

  1 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激惹综合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

  2 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率失常,心脏神经症;

  3 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

  4 皮肤系统:神经性皮炎,荨麻疹,搔痒症,湿疹,斑秃,银屑病,多汗症;

  5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突眼性甲状腺肿,糖尿病,低血糖症,肥胖症,更年期综合症;

  6 神经系统:紧张性头痛,偏头痛,抽搐,书写痉挛,痉挛性斜颈,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7 泌尿与生殖系统:遗尿症,激惹性膀胱,月经失调,经前紧张综合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性冷淡,不孕症;

  8 骨骼肌肉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肌痛,颈臂综合症,腰背部肌肉疼痛;

  9 其它:癌症,术后肠粘连,口腔炎,口臭等。

  心与身相连,心理的健康直接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我们预防机体疾病,就要从心理健康入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预防疾病从“心”开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关注 00003 预防疾病从“心”开始 2007-6-22 浙江老年报000032007-06-2200014;浙江老年报000032007-06-2200007;浙江老年报000032007-06-2200006;浙江老年报000032007-06-2200017;浙江老年报000032007-06-2200016;浙江老年报000032007-06-2200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