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尽管已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但人们的防治意识却是相当薄弱。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中国血管病变和动脉功能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国际血管健康学会亚太地区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目前95%的人对自己的心脑血管系统健康状况一无所知,因此在全社会进行健康普及很有必要。
心脑血管疾病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导致全身重要脏器病变,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等。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有300多万人,而幸存下来的患者,有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重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科主任、国际血管健康学会中国分会主席王宏宇教授指出,心血管疾病中最凶险的是心源性猝死,也就是由心脏疾病引起的突然死亡。冠心病猝死率约占心源性猝死一半以上。由于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35岁至54岁年龄段的城市男性发病率增加幅度最大。
王宏宇说,目前我国有1.6亿高血脂患者,30岁以上的人8成患有不同程度心脑血管疾病。这些疾病本身不是因为心脏或者大脑器官发生病变,而是供应脏器的血管发生了粥样硬化和局部阻塞所致。王宏宇提醒,遗传、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都是导致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比如家庭中有得心梗的父亲,其子女的血管患病风险要远远高于其他孩子。
王教授强调,对心脑血管疾病实现预防、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治,可以有效遏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比如,心源性猝死大多是由冠心病所导致,如果从预防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入手,如高血压、高血脂、大量吸烟、过度肥胖、糖尿病、抽烟、过度紧张等,可以有效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大约1/4猝死病人在死亡当日有心绞痛、心悸、胸闷、过度疲劳感等症状,这个时候及时就诊也能避免悲剧。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目前95%的人对自己的心脑血管系统健康状况不清楚,60%的人缺乏定期检查和保养。因此全社会都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悉,由我国著名心脑血管专家、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和美国著名病理学家张永博士共同创办的洪昭光·张永国际养生中心,已在浙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脑血管健康宣传活动,迄今已有数万人受到了健康教育。由洪昭光教授发明的保护心脑健康产品“银杏滴丸”,也越来越多地为中老年朋友所接受。本月20日起,洪·张中心还与省老年活动中心联手建立老年健康俱乐部,为广大老年朋友提供心脑血管健康咨询和理疗仪器免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