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开放式基金的大丰收年,2007年火爆的行情继续延续。据统计,今年一季度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在20%以上。诱人的收益让许多原先并不涉足基金投资的老年人也逐渐关注基金,并且加入到基民的队伍中。
老年人理财有两个特点:一是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精力远不如年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高风险、高收益的基金品种不符合老年人的选择。二是老年人一般不再直接创造财富,理财应该以稳健、安全、保值增值为目标。
现在基金市场中开放式基金品种繁多,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说来,股票基金的风险最高,混合基金次之,而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风险最低。如果在基金的投资组合中,股票基金占据了绝大部分,当股市调整时,基金跌得也厉害。另外,同一类型的基金也有差异,比如有的债券型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较高,实际属于保守配置型基金;有的债券基金参与新股申购,涉足股票的比例小;也有全部投资债券并不涉足股票投资的纯债券基金。
在欧美成熟的基金市场有一个通行的公式:用80减去自己的年龄,就是一个人投资于股票型基金的大致比例。如投资者今是60岁,80-60=20,因此,股票型基金就可以占到基金投资中的20%。剩余的投资组合可以搭配20%的混合型基金、40%的债券型基金和20%的货币基金或是超短债基金。但是,不同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投资期限适当地调整基金组合的比例。
虽然,开放式基金有储蓄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无法替代的投资价值。但相比起储蓄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基金存在的风险大得多。所以不提倡老年人将绝大部分的养老积蓄投资基金。基金理财可作为理财“菜篮子”中的一份子。在准备好了一定比例的养老资金后,如果还有富余,可以适当地投资开放式基金。
基金投资是一个放长线的动态过程,不要因为市场的持续火热就盲目地增加投资,也不要因为暂时的波动就心灰意冷,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心态和理念,做个快乐的基民。 民生银行钱塘支行理财经理 陈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