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农,被自家所养的幼犬咬伤后未作安全处理,结果在2个月后出现狂犬病症状,在当地医院救治未果而亡。这是杭州今年发生的又一起因狂犬病死亡的事件。杭州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认为,这起事件很值得吸取教训,专家为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据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邓晶介绍,这位不幸者是杭州市萧山区某镇农村居民,今年已60多岁。今年3月下旬,他从诸暨引入一只仅2个月龄的小犬,饲养过程中被其咬伤右手,出血较多。患者当时并不在意,只作了简单处理:自行对伤口进行了挤血、用自来水冲洗及食盐涂擦等,始终没有注射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病疫苗。5月20日中午起,患者出现纳差、恶心、呕吐、周身不适。去当地卫生院就诊,下午因症状加重并出现烦燥不安等症状,在转院治疗的3天后患者出现恐水、怕光、怕风、流涎等症状,5月23日在当地区级医院死亡。医院最终诊断为“狂犬病”。
专家告诫,不要以为是几个月的幼犬体内就没有狂犬病毒,不论是何种狗,小或大,健康与否,体内都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大意不得;只要是被狗、猫等宠物致伤,就要及时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疫苗,咬伤严重的还要同进注射免疫球蛋白。
链接
一旦被宠物如狗、猫、宠物鼠等致伤后,患者紧急要做的事有三件:
一是挤,二是洗,三是打针。即先挤出被咬处的污血,但绝不能用嘴去吸伤口处的污血;然后再用清水或20%肥皂水反复彻底冲洗伤口,用碘酒或75%的酒精(医用酒精)消毒,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然后及时去疾控中心接种狂犬疫苗。
若被伤的是脸部等重要部位,或咬伤面积大,还要注射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