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街头散步,有时会在建筑物的一角或门上发现一块小小的纪念牌,上面写着“某某在此出生”、“某某在此逝世”或“某某在此居住过”。被纪念的人物最多的是作家,其次是医生、发明家、画家、雕刻家、音乐家、政治家、军人以及某个国家的总统、政府首脑、社会名流等。巴黎这一类纪念牌共有1132个。在这1000多个名人故居纪念牌中仅有一位是中国人,那就是周恩来。周恩来青年时期曾在巴黎市区南面意大利广场旁的戈德弗鲁瓦小旅馆居住过,1979年,巴黎市政府举行了周恩来纪念牌揭幕典礼,大理石的纪念牌上镶嵌着周恩来的半身铜像,下面镌刻着几行金字:“周恩来(1898-1976),1922-1924年曾在此居住。”
据《环球时报》2004年1月2日报道,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英国的一处故居——伦敦市圣詹姆斯花园31号,2003年11月25日由英国遗产委员会正式镶上蓝牌。蓝牌上分别用中英文写着:“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1924-1929年生活于此。”
英国遗产委员会下设的蓝牌委员会成立于1876年,100多年来已为700位名人的故居镶上了蓝牌。老舍先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文化名人。
老舍先生1924年9月至1929年6月曾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讲授古汉语等课程。近5年里,他在伦敦住过4个地方,其中圣詹姆斯花园31号是他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处,前后住了3年。
2004年4月10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了该市635处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予以保护。这635处“不可移动文物”主要有名人故居、革命旧址、近代建筑、古代建筑、著名店铺、特色民居等,其中有郭沫若旧居、茅盾旧居、梅兰芳旧居、朱学范旧居、曹聚仁旧居、影星胡蝶旧居、匈牙利建筑师乌达克旧居等等。这说明上海市在文物保护方面正在跟国际接轨。
程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