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云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时代。在当地,军队的居住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600年过去了,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娱乐方式等,依然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
屯堡的民居结构十分有特点,以鲍屯为例,鲍屯内的街道狭窄,曲折多变,并且按八阵图布置,敌人进来就像进了迷魂阵。这里的房屋屋顶平缓,上面像鱼鳞一样错落地布满石片,各家屋顶相连。平时居民可以很轻松地在各家屋顶上走动;一旦有外敌入侵,居民不但可以迅速爬上屋顶、行动自如,而且屋顶上的石片扔出去就是很厉害的武器。
屯堡女子的服饰非常有讲究。未婚女子,当地人称作“小娘娘”,她们的装束通常是梳长独辫,衣服颜色比较鲜艳;已婚女子,被称作“大娘娘”,头发挽成圆网罩于脑后,媳妇戴白头巾、婆婆戴黑头巾。此外,屯堡妇女的发型也非常特别,俗称“两耳盖发”。将一绺头发从耳下梳过,结成一个长长的辫子,在后脑勺上盘成碗口大小的发髻。额前的头发被她们称为“苦发”,结婚前一晚,母亲会将新娘前额的“苦发”一根根地拔掉,盼望女儿今后过上好日子。
在屯堡,流传着一种别具一格的戴着面具表演的传统地戏,多是以军事题材为主的武戏。戏剧专家分析,它是戏剧活化石——傩的遗存,也有可能就是京剧最古老的根源。
傩在古代盛行于官方,为“国傩”;又流行于民间,叫“乡傩”。对照屯堡的地戏表演,能发现不少汉魏遗风。唐宋以后,这种地戏更富有表演性,并从中原流传到江南。在明代初年,跟随军队的迁移,从徽州带到了屯堡。因此,它可以说是徽剧最早的形态,在屯堡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保存了下来,也可以说是京剧的根源。
张 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