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在家受气的老人选择默默忍受,恰恰就是这种过分的善良纵容了不孝子女。眼下,每月都有数十位老人赶到上海市老年法律援助中心咨询:怎样才能把不孝子女赶出家门?沪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果断地拿起法律武器,将不孝子女扫地出门。
◆76岁老太怒断52载母女情
家住上海市七宝镇的姜老太婚后一直未育,早年通过朋友介绍,领养了一个4个月大的孩子,取名周某。平静的母女生活一晃过去了20多年,女儿有了工作,成了家,离开了朝夕相处的父母,随夫君另行居住。而姜老太夫妻也因市政动迁,于1996年从静安区搬到了七宝镇。
两代人分开居住后,双方间的感情日渐淡漠。1997年,姜老太丈夫突发脑中风瘫痪,长期卧床,于2000年谢世。从此,姜老太过起了独居的生活,多年来与丈夫共同省吃俭用的积蓄也已经化尽,并欠债2万多元。年老的姜老太患病多年,手脚行动诸多不便,常年要到医院打针配药,生活的道路日趋艰辛。而在这段日子里,母女间的矛盾从淡漠趋向于对立。
说起女儿的不孝,姜老太激动无比:“她看我们年纪越来越大,便逐渐与我们疏远。1996年,我们搬进新房装修时,我丈夫一个人忙里忙外,她一次也没有来过问过。1997年我爱人患病后,断断续续经常住医院,她和女婿竟然没有陪过一天夜。2000年,老伴去世,办丧事都是我自己出的钱,她没有出过一分钱。我丈夫去世后不久,周某患上了脑溢血,我看在母女的情份上,每天赶到医院去看望她,替她擦身擦屁股,端屎端尿。为照顾她,我自己也累得突然得了脑梗塞,母女二人同住一个病房。最为气恼的是,我住院时由女婿垫付了1000元押金,还没有出院,女婿就来到病床前讨债了。”
万般无奈之下,姜老太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帮助,和周某解除母女关系。法院最后支持了她的诉讼。
◆老人把女儿一家强制“迁”出家门
今年86岁的倪老,家有17平方米的早期工房一间。爱人去世已有30多年,倪老辛辛苦苦把5个子女拉扯长大,儿女们结婚后都先后离开家门。唯有小女儿因与婆家发生矛盾,无法在婆家立足,就搬回家来住。17平方米,4口人吃喝拉撒全在里面。刚开始,一家人还能相安无事,日子长了,女儿开始嫌倪老碍事,就想尽办法折磨老人:老人有时候小便不小心弄在地上,就会遭到不堪入耳的辱骂。吓得老人除了每天早晨喝一杯水,一天中不敢再喝水,经常是一整天坐在弄堂口,小便就在公共厕所,一直到天黑才回家,上床即睡。半夜一点钟醒来,连翻个身都不敢,睁眼到天明……
女儿、女婿有钱了,在外面买了两房一厅的新房。可是,他们乔迁新房之后,并没有把他们的户口从老人这里迁过去,还将废弃物品堆放在老人的住处。老人曾多次向他们提出要他们把户口迁入自己的住房,遭到无理拒绝,他们还强行扣押了老人的户口簿。
老人到杨浦公安分局反映了这些情况,局领导非常重视,要求江浦警署迅速查明情况,具体落实老人的请求,并根据《上海市户口管理暂行规定》作出强制迁移令:将小女儿一家三口从倪老家迁出。
◆老爸阻止不孝女儿进家门
严老伯是上海著名的裱画大师(退休后享受厅局级待遇),据严老伯的代理律师介绍:严的妻子10多年前因病去世,他于1999年与比他小11岁的保姆吴某再婚。严老伯拿出160万元作为已故妻子的遗产分给几个子女。老父再婚后,女儿严某为老父的财产归属经常与老父发生口角。她认为老父至少还有300万元财产留给了后母,心中不平。自2004年春节以后,严某就开始频繁去老父住处,追问房产和银行账号等财产线索,并出言不逊,使得老父的心脏病几度复发,送医院急救。
为息事宁人,老父在旁人的证明下又给了严某20万元。但严某仍不罢休,认为老父一碗水还是没端平,不断地找老父讨说法。老父告到居委会,居委会没有能力制止严某。老父向110报警,警察来了。严某说这是父女之间的家务私事,别人不得干涉。
老父只能委托律师于2004年4月向黄浦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案例,勉强予以立案。后经法庭调解,严某向老父赔礼道歉,写下书面保证书,表示不再去找父亲。老父于当年6月撤诉。
未料,时隔不久,严某故态复萌,不断上门闹事,忍无可忍的老父再次将严某告上法庭。
上海黄浦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应停止对原告正常生活的侵害,不得到原告处谩骂、影响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