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南走过,在乌镇驻足,来看一看这里的茶馆吧。
先说那种最大众化的茶馆。我指的散落在乌镇大街上各个角落的茶馆。这种茶馆开店很早,往往天不亮就有老茶客坐在里面喝茶,到清晨运河边上的集市开始的时候,茶馆内早已人声鼎沸,茶客中当然有真正喝茶的,也有打扑克、打麻将的。喝一壶酽茶,道一筐家常,洋溢着浓浓的市井气息。一直喝到上午十点钟以后,茶客们才陆续散去,茶馆才打烊歇业。
“从来佳茗似佳人”,这样多情的比喻让我们觉得苏轼也许算得上深得茶中之味的人,至少也是个懂得品茶的人吧?喝好茶,还须好的喝茶氛围。在乌镇,但凡说起喝茶的清幽去处,都会想到“访卢阁”,“访卢阁”在人们眼里当然是最有名气的。关于访卢阁的描述文字随处可见,这里不再赘述。
要说的是“望佛茶馆”,位置在东栅仁寿桥畔,开窗枕河,斜对面就是茅盾故居,看了茅盾故居,看了戏台上的花鼓戏,然后再折回来。走到茶馆门口,一阵古韵之风扑面而来:蓝底白字的“菊”字布幌,古色古香的桌椅,素雅的壁饰,蓝边素瓷的茶具,净几明窗,小窗幽致,还有诸如《梅花三弄》、《夕阳箫鼓》这样流畅优美的江南丝竹作为背景,清静闲雅,风味绝美,仿佛线装书一缕古香,使人觉得确实是个喝茶的理想所在。看那面“菊”字布幌,顾名思义,进去主要是喝花茶的,但绿茶、红茶甚至熏豆茶也有,都是十元钱一杯,价格很是便宜。
进茶馆,靠窗落座,学别人的样子要一杯菊花茶。一注沸水冲下去,随着空气中升腾的暖香,菊花茶立刻舒展开腰肢,金黄的蕊,雪白的瓣,一朵、二朵、三朵……浮起来,冰清玉洁的感觉。沉在下面的,是曾经沧海的样子。轻轻的晃一晃茶杯,每一朵都仿佛在舞蹈。菊花茶自然是上等的杭白菊,茶香清淡,茶性清幽,抿一口口鼻生香,可以静心清神。喝茶,再佐以点心和零食,比如姑嫂饼,足快朵颐。手把着茶杯,手心被茶杯暖着,杯里是清淡的菊花茶,闻着菊花茶那寂寞的香气,心里头想着与世无争,念着远离红尘,开始有点佛的意思了。
午后的阳光有些微醺,坐在茶馆下,手捧香茶细啜慢抿,耳边是流水鸣琴。暖风拂座,凭窗外望,看满河碎波闪烁,看人在岸上走,轻舟从窗下河里悠然划过,心里会觉得连那硬石桥也有了柔心肠、人情味,身心全融浸在窗外这幅江南的水墨画之中了,而思绪也似涟漪般慢慢向百年历史荡漾开去……慢慢地品啊,也许能从这条里街品出一种牵扯历史遗梦的美丽来呢。其实那浸泡在杯里淡淡浮起的,不是茶,是一份难得的散淡的心情。你说呢?
茶喝好了,要离开乌镇了,从茶馆里带一盒菊花茶走吧,回到家里慢慢品味那清醇微妙的感觉,并且重温乌镇品茶的心情。跟西子湖畔那些过分讲究风月的奢侈的茶馆相比,水乡乌镇的茶馆少了那种刻意做作,却多了几分纯朴自然的风味。
在微微的苦、淡淡的香中,体味“人淡如菊”这个悠然淡远的意趣,忽然想起韦庄的诗:“护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那煮茶的人呢?她们都隐到唐诗宋词泛黄的纸页间去了吗?唯剩下这些江南的茶楼,走得远了,回首再看时,我们会误以为那是她们很古典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