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们杭州市丝绸工业局的干部职工子女,积极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与杭州幸福丝织厂的职工子女一起,前往淳安县汾口区姜家公社“五七”知青农场。
知识青年们在大城市里过惯了舒适生活,一下子来到艰苦的农村山区,遇到了不少困难。首先是与当地贫下中农语言不通;二是吃不惯辣;三是水土不服,身上发痒,得皮肤病;四是通信、交通不便。知青每天由老农带队出工,不是赤脚下田,就是上山砍柴,有的翻地种菜,有的挑担交粮,有的女知青采桑养蚕,有的到伙房烧饭。空闲时间,知青们还要自己洗衣服、被子。碰到天气突变,要受风吹雨打;夏天汗流浃背,人晒得像非洲人一样。
不少知青和他们的家长迫切要求单位领导派知青带队干部去农场,具体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当时,我自愿报名去农场,经单位领导同意,于1977年7月30日来到“五七”知青农场。我与当地公社负责知青工作的范作如同志商量,对农场的管理工作实行“四结合”(公社、老农、知青代表、带队干部)。带队干部与知青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城市知识青年以及带队干部本身在内,经过这几年的艰苦磨练,向贫下中农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实实在在地学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
我们学习贫下中农诚实纯朴的品质、埋头苦干的精神、勤俭节约的美德,从而磨练了青年人的意志,学到了很多受益终身的实践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