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的人生旅程中,我经历了3种时期不同、内容迥异的春节,体会了不同的“年”味。
1949年前,我的春节是在故乡(湖南攸县)度过的。离过年还有一两个月,父母亲便和邻居们一样,日甚一日地忙碌起来:炒浆薯皮、黄豆当果品,用米面做糕点等;对自家饲养的成猪加劲催肥,准备在过年时宰杀,除留部分食用外,其余卖掉,换几个钱给小孩子们添置新衣服;村边鱼塘合伙养的鱼,捉起来作为年货分。大年三十,各家宰杀自己饲养的家禽,备足菜肴;傍晚时分,一阵热闹非凡的鞭炮声之后,家家户户围坐一桌,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这就是令人陶醉的“团圆饭”,即便平日里粗茶淡饭的人家,“团圆饭”也是不敢马虎的。那时,故乡过年充满了自给自足的朴实和温馨。
1949年家乡解放后,我参军到了部队。一切都是那样新鲜,“过年”换成了“过春节”。单身汉时,春节吃的是部队的大食堂,饭来张口、百事不愁,一晃就是近10年。1958年结了婚,又有了孩子,春节也就别有一番滋味了。记得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过春节最令人头痛的是置办节日物资。那时,米、面、肉、蛋等不仅凭票供应,而且还要排队去买,于是街头巷尾就出现了购物“长龙”。有时为了打上那春节期间特供的几两麻油,竟要冒着寒风大雪(那时我在东北吉林市)排上半天的队。等千辛万苦地把“计划供应”的节日物资凑齐时,已是腰酸腿痛、精疲力竭,过春节的欢欣情绪也已减半。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工农业生产日新月异,市场上的商品像变魔术似的一年比一年多了起来。购物的票证全部消失了。如今购置春节物资,只要走进商店、市场,便可大兜小兜满载而归,需要的鱼、肉、海鲜、作料,应有尽有。人们买春节物资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多点现成食品,少点加工过程;多点营养清淡,少点大鱼大肉;多点精细鲜货,少点家常便饭。
年年过春节,景象却不同。我在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3种经济形态下,以3种情形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年”,真是感慨万千。人生在世,过春节还要继续下去。往后过春节是什么样呢?我现在说不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社会进步,经济会越来越繁荣,春节也会越来越丰富多彩。老年朋友们,大家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