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专版
3  4  
PDF 版
· 钱江春潮涌 夕阳红胜火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2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春潮涌 夕阳红胜火
——杭州市萧山区创建和谐老龄社会见闻
  又是一年春来早。钱塘江畔,萧山大地,处处涌动着春的暖意。萧山老龄工作,由于工作重点突出,政策配套,措施有力,活动丰富,成效明显,区老龄办被评为2006年度全省老龄工作先进集体,受到省人事厅、省老龄办的表彰。

  抓重点办实事 维护老人权益

  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提高。萧山区在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4万余名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化管理,人均增加养老金127.8元/月,节日慰问金300元,组织1250名企业退休人员参加“萧山一日游”活动。全区5.8万被征地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其中3.1万老人的养老金由原每月280元提高到310元。

  农村70周岁以上无社会养老保障、无政府固定补贴的6万名老年人,从2006年6月1日起,由区、镇两级财政支出,发给60元/月生活补助金。

  全区410个村、社区(占总数的76%)给老年人发生活补贴,享受补贴的69172人,年补贴总额1811万元。

  贫困老人救助体系逐步完善。2006年,共有贫困老人2261人,其中1375人纳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社会救助364人,镇街、村居一次性补助502人。每月低保金:城镇由263元增至280元;农村由150元增至168元。区老龄委连续7年一次性救助一批特困老人,累计救助1130人次,总额80.63万元。

  全区实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各种补充医疗保险办法及企业退休人员门诊医疗保险等制度。农村老人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实施大病补助和特殊病种纳入报销范围的制度。

  老龄法规政策落实,老年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一年来,抓住以《老年法》颁布施行十周年为契机,大力营造敬老维权氛围,由区人大常委会部署开展《老年法》执法检查,解决各类涉老纠纷63起,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的老年人3881人。

  在贯彻执行省、市有关优待老年人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区老龄委为16万老年人换发了《浙江省老年人优待证》,区政府出台了《萧山区优待老年人规定》,对老年人医、行、游、维权等方面作出十项优待规定,特别是7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根据优待规定,会同交通等有关部门集中时间、为老年人优惠乘车办理公交IC卡23100张,确保优待规定的顺利实施。

  基层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在城镇社区,深入开展以“3587工程”为基本内容的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创建活动,在前两年已创建达标51个社区的基础上,去年新创建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21个,目前全区共有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72个,按创建计划,累计创建率94.7%。

  在基层老年人协会中,重点推进规范化老协的创建工作。选择以坎山镇工农村为典型,通过召开全区争创规范化老协现场会,推动争创规范化老协活动的广泛开展。为适应创建活动的需要,区老龄办精心设计及时印制了《老年人协会工作台账》600册,发到基层单位。各乡镇、街道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扶植典型,完善硬件设施,健全台账管理,抓好老协班子选配,使创建规范化老协工作有序推进。2006年,全区共创建杭州市规范化老年人协会389个,占老协总数的71.6%。

  基层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积极推进,进一步夯实了老龄工作基础,健全了老龄组织网络。

  扶持经济欠发达村兴办老年活动室和残疾人康复室。去年,全区尚有经济欠发达村46个,分布在11个镇。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区老龄委会同区残联把扶持经济欠发达村办好老年活动室和残疾人康复室作为一件实事来抓,通过宣传发动,调查摸底,交任务,提要求,促使各镇老龄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实施。按照活动室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上,建有“四室”和规范化管理的标准,组织人员实地验收,确定了34个老年活动室(残疾人康复室)达标,发放扶持资金共120余万元,得到当地政府和广大老年人的一致好评。

  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营造快乐家园

  按照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思路,采取由政府、镇村、社会和民办等多条渠道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建设。

  区老年颐乐园通过举办开园五周年系列活动,其一流设施、科学管理、真诚服务再次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如今,区老年颐乐园已被列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和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试点单位。

  义蓬镇投资2500万元,面积达1.56万平方米的多功能为老服务中心于去年老人节隆重开园,目前已向社会全面开放,已入住入托老年人60余人。

  全区26个乡镇、街道新建和改扩建了敬老院,“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87.6%,城镇“三无”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92%。此外,闻堰镇黄山村、衙前镇凤凰村、坎山镇工农村、宁围镇新华村等的老年公寓、托老所、养老院均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老年人的“快乐家园”。

  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老年活动中心(室)设施配套齐全,形成网络。区老年宫被评为省首批四星级老年活动中心,区老年颐乐园老年活动中心已通过省第二批四星级老年活动中心验收。到去年底,全区共有镇级老年活动中心23个、面积11005平方米;村级老年活动室540个,面积58432平方米;社区“星光老年之家”61个,面积13010平方米。

  居家养老服务迈出新步子

  居家养老服务是社区为老服务的新模式,是没有围墙的敬老院。对于绝大多数老年人来说,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社区,尤其是家庭,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为了解决居住家中老年人的多种养老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和建立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去年4月,区老龄委和城厢街道开展了为期一月的城镇居家养老情况抽样问卷调查,摸清了居家老人的经济、生活等状况和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在城厢街道19个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并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区里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道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下设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志愿者服务部,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在试点区域内的90周岁以上老年人,80周岁以上独居或空巢老人,70周岁以上的孤寡老人,丧失或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缺乏家庭照料且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共145人为首批服务对象,酌情发给每月100元至300元的爱心服务券。收到服务券的对象,可以根据各人的需求,选择家政服务、医疗服务或志愿者服务。试点工作于去年9月28日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10至12月为试点服务期,共发出服务资助券67200元。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两个家政服务部和泰和老年康复医院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提供了送煤气、疏管道、钟点清洁工、家电维修、家庭陪护、医疗护理、开设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充分体现了政府埋单、社会参与和志愿者助老的合力。去年12月23日,志愿者服务单位的5所中等学校组织发动53名青年志愿者开展了“迎新年·促和谐——青春校园志愿者真情伴您度晚年”活动,分别到拱秀、太平弄、西河路、崇化、燕子河社区的13位孤寡老人家里陪聊天、读报、摄影、表演节目等,给老人们带来了冬日里的一缕阳光。

  通过家政服务部和志愿者的上门服务,一些高龄、孤寡、空巢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老人在家安心,子女在外放心。百尺溇社区八旬老人向明允子女不在身边,妻有多种疾病,由于行动不便,就医困难,享受了居家养老医疗上门服务后,老两口感激不尽,逢人便说:“家政、医疗上门服务,真正为老年人排忧解难,全靠政府的关怀。”东阳桥社区退休老人王立志的儿子在沪工作,夫妇年龄均在80周岁以上,分别患有高血压、尿频和腿脚伤害等多种疾病,连到社区医务室都相当困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给他100元服务券后,泰和医院医生上门为其妻子诊疗服务,王立志在感激之余一定要拿出100元资助其他困难老人,并说:“党和政府这样关心我们老年人,比自己的子女还要好。”这在社会上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次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中,虽只有145人,但自启动仪式后,报纸、电视等媒体相继作了报道,社会反响良好,更加唤起了全社会关心、尊重、帮助老年人,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