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老人的钱难赚。的确,节省是许多老人的生活习惯,老人舍不得花钱。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对于金钱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成了“月光族”,甚至是“借光族”,贷款购物,拿明天的钱来享受今天的生活。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对金钱的不同态度,就会有不同的生活。本版节选近期中央电视台“实说实说·生财有道”专题,谈谈理财这个话题。
主持人:和晶
嘉宾:刘彦斌(国家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陈咏慷 冯 慧(一对老年夫妻)
和 晶:今天我们想跟各位谈论的是跟钱有关的一个话题。老陈,说说你们家的理财主要方式。
陈咏慷:节省。
和 晶:具体说说你们节省在哪了?比如说你们家有哪些跟其他的家庭不一样的做法?
陈咏慷:比如说我的行业写作,我离不开纸。我并不缺纸,稿纸、打印纸都有,但我一般用的时候,是正反两面都用,用完之后,还用钢笔写一次,有时候用白纸写东西,用铅笔写一稿,用钢笔写一稿,最后还用毛笔写一稿。
冯 慧:挂历的背面啊,还有纸盒打开了他都拿来写。
陈咏慷:我有一部手稿,给一些同志看,他们看了就说,你这个稿子叫什么稿子,这个补丁摞补丁的。我的稿子是剪剪贴贴的。
和 晶:这是你们家的第一个节省能源的方式,省纸。冯阿姨您省什么了?
冯 慧:省电,不用空调,不用电扇,写作的时候就赤膊上阵,就让他出汗,他的理论是出了汗以后,身体排毒更好。最后再冲一下凉水澡。
和 晶:那你们家的储蓄额有没有逐年递增?
陈咏慷:逐年递增了,而且大事都可以办了。
和 晶:什么样的大事?
冯 慧:儿子出国留学到英国得花几十万。
和 晶:就是你们常年这样节省下来的?那些我们看上去非常当然的事情,你们做不做?比如去饭店吃饭。
冯 慧:从来不去,但是我跟朋友有时去。去了呢,吃不完一定打包。
和 晶:出租车坐不坐?
陈咏慷:坐得很少。
冯 慧:今天来,就是走过来的。
和 晶:二位这么多年节俭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今天拥有了一个看上去相对安全的保障,就是只要你用钱是拿得出钱来的,这样说对吗?
陈咏慷:是。
和 晶:好,这是一种方式,那我们今天现场的朋友可以表决一下,咏慷先生跟冯慧女士的生活方式,你个人是持欣赏态度并且实践的朋友请举手。
没有,坏了。两位,三位,四位。呵呵,四位朋友是欣赏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理财观念。那非常不赞同这样做的请举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三六,呵,百分之五十不赞同这样做。那么请您说说反对的理由。
观众A:我觉得生活应该丰富多彩,现代社会呢,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作为现代人,这样的生活方式我可能不太适应。
观众B:我认为这样的理财理念,作为七八十年代还是可以的,但现在的理财,讲究理财文化,你这样一弄的话,就没法去发财,只能在你现有的资金上去抠,从牙缝里面抠,我认为你现在应该考虑的支出不全是消费。支出有一部分应该是投资,包括您爱人的服装,如果你把支出看成是投资,你就敢去花了,因为你爱人如果穿得好了,在外面接触的朋友也好了,可能会给你的作品带来商机。
和 晶:您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这电视台播的电视剧,都是靠饭桌上吃出来的?
观众C:我是一个学生,如果要按照这样生活,大学生可以提倡,但如果要这样理财的话,后果就是女朋友找不着。
陈咏慷:不是那么回事。你看看我原来的女朋友,现在的夫人,人人见了都羡慕。我非常自豪。
冯 慧:那是过去的时代,比较推崇。
和 晶:既然这样,我为大家再请上来一位朋友,我不知道他的这种理财方式,能不能赢得另外百分之五十朋友支持。我们请出国家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先生。
刘彦斌:大家好!
和 晶:请坐。在今天的现场,我们首先请出的是咏慷和他的夫人冯慧女士,我先为您介绍一下,二位的观点是节流派。您支持这种理财方式吗?
刘彦斌:理财本身是一个个性化的东西,说俗了理财就是赚钱、管钱、花钱。我们把收入当成一条河,财富就是水库,花出去的钱就是流出的水,只有剩下的才是你的财。你的第一笔财、第一块钱一定是省下来的,如果你把挣的钱全部都花掉了,比如“月光族”,他们是没财理的,所以我跟他们讲,三十岁的年轻人第一个工作就是攒钱。不管你这辈子挣了多少钱,如果你无休止地去花,你最后就像水库里的水还是会没有的,我讲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
刘彦斌: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有名的拳王泰森,他打拳赚了四亿美金,后来他极尽奢侈地花钱,他的别墅里有三十八个卫生间,他养大白老虎当宠物,有十几部跑车,到他2005年破产的时候,他欠美国国家税务局一千万美金。所以说节约是一个很好的理财方式,而且他是理财的开始。
和 晶:刚才彦斌先生已经说了啊,你得有钱才有财可理。
刘彦斌:对,我们讲理财是一种习惯,要想未来过上好日子,从今天起你要改掉你以前的习惯。
和 晶:你现在马上想一想,在你这个习惯当中,有哪一笔开支是最容易被省掉的。
刘彦斌:就像咏慷先生说的,节俭它永远是一种美德。千万不要把自己归到某一个阶层去,有些人说像我们这种层次的人,我说你哪个层次呀,我见过上亿的富翁,他们穿得很朴素的。
观众D:我基本不懂理财,花钱也大手大脚,但是我去年炒股赚钱了,赚了不少。要问三位的问题是孩子要结婚了,要买房、买车,车价老在降、房价老在涨,啥时候买最合适?
冯 慧: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何必当马牛,如果父母有能力,可以给他一点支持,比如买房交首付,然后让他自己贷款按揭。
陈咏慷: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就是这么做的。
刘彦斌:先说股票,就像您刚才说的,2006年牛市,很多人都挣钱,尤其新股民,因为他们胆大,他们没输过钱,像我们这样的老江湖,都输了很多的时候,就不敢那么胆大了,千万不要那么想。我给你打个比方,在股市里从六万块挣到十万,那四万块钱就好比从人兜里抢来的。在股市里拿钱是抢钱,抢到手就庆幸,但如果大盘掉个五百点下来,很多股票会“拦腰”。
我看像您这年纪的,应该不要去炒股票了,偶然买一点基金是可以的,如果买基金最好是长期的。
和 晶:他的问题是说车价老在降,房价老在涨,什么时候买最合适?
刘彦斌:车价老在降、房价老在涨,买房之前不买车。车是个烧钱的东西,买来之日起就贬值,还有油价在涨,停车费在涨。房子这东西,在人的一生中是特殊的商品,因为房子可以带给人一个家,会给人带来内心的祥和、平静,但买房一定要量力而行。刚才二老说得对,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太惯着小孩,你给他付了首付,如果他挣不到那个钱去供月供,他一样会很难受,会成为房奴。
刘彦斌:每个月支付房贷的数额,一般不超过每月固定收入和未来几年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如果到了一个月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就会很难受。中国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都三十多岁了,还跟爸妈要。
和 晶:那叫“啃老族”。
刘彦斌:我说你到三十多岁还不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什么时候回报啊?还跟你妈要,这样的儿子不给他买。
观众E:我们宿舍所有室友,几乎是每个月都不够花。
刘彦斌:我看现在很多学生,都一个人一张银行卡,他们中不少会变成负债消费一族。信用卡是一种高利贷,万分之五的罚息,一年要十八个点。我讲个故事,台湾有一个歌手叫黄品源,唱《小薇》,录《小薇》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他没有出新唱片,他靠这个卡过了两年,天天刷,一直到出了《小薇》,等到他卖唱片收到钱,才把信用卡的窟窿堵上,后来他跟朋友讲一定不能养成这种习惯,这是种恶习。
和 晶:来听听二老的意见,你们的孩子如果用信用卡消费的话,会不会在一定的时候向你们伸手。
陈咏慷:有过。
和 晶:那你们是什么态度?
陈咏慷:那就是看需要。只要是对学习成才有益,都支持。
和 晶:买电脑?
陈咏慷:买电脑,包括买什么叫VCD,现在叫DVD了,包括买车。
和 晶:我看你们俩对儿子是真好呀!
观众F:我是学生,大概经常到月末就没钱了,虽然也记记账,但好像没多大用,没钱吃饭的时候就融资。
和 晶:说说看。
观众F:我家比较远,是北京郊区县的,所以我一两个月回去一次,老爸老妈就在这时给钱,有时候我不能回去,这钱就不够,当然有时候是从银行打过来,但如果因为一些状况打不过来,就只能融资,靠这边凑一点、那边凑一点先度过去。
和 晶:同学愿意帮你吗?
观众F:对,都特别愿意。
和 晶:因为你还钱有利息是吧?
观众F:没有,全是免息的。
和 晶:我先问问二老他这样的想法你们理解吗?
陈咏慷:能理解,这样的孩子还挺多,但我不支持。
和 晶:好,今天我们把刘彦斌最值钱的“五个一理论”,让他拿出来跟咱们分享。
刘彦斌:我刚才已经讲过了,一生恪守,量入为出,不管你挣了多少钱。
和 晶:这个老两口做得特好。
刘彦斌:是,非常好。刚才我听了叔叔阿姨他们讲了不去做投资,存银行也是投资,谁说储蓄不是投资啊?非得买股票啊?不对的。像叔叔这样年纪的人,不太适合买基金和股票,所以最近出现的一些老太太拿了家里养命钱去买基金的报道,那是严重的误导,那是对老人的迫害,一旦股市跌下来,这些老人连吃饭的钱都成问题,那是不能做的事情啊。
第二个一是,不要让债务缠你一生。不要养成借钱消费的恶习,刷卡买东西,今天刷一条领带,明天刷一双皮鞋、刷一台手提电脑,等银行月底一寄账单,你的脸唰就白了。对吧,不要把自己变成房奴、车奴、卡奴,一旦变成财务的奴隶,有时候这个漫漫长途要从二十、三十几岁走到五十岁,很长的一段时间。像美国那个社会是超前消费,我们老讲一个故事,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
和 晶:对对对。
刘彦斌:我不想重复那个故事,那没有任何意义,中国的市场环境和美国的市场环境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你二十五岁毕业进银行,如果你在美国的银行,你从一个职员做起,如果好好向上做,未来二十年、三十年你是看得到的,包括企业的很多保险你是享受得到的,如果你二十五岁进中国的银行,未来二十年你跟我说,你看得到吗?第三个一是,永远不想一夜暴富。
刘彦斌:没有这种事,今年股票涨得很好,很多人又在做这种梦了。我一个朋友跟我说,准备把房子押给银行,然后拿股票三个涨停板就回来了,我说对,三个跌停板呢?你连哭都哭不出来呀,我告诉你,我都是赔得底掉,我今天说这些话不是从书上看来的,这都是血泪史呀!
刘彦斌:永远不想一夜暴富,还有一个,谁要跟你讲,有一个东西可以让你暴发,挣百分之百,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抬起屁股转身就走,这么好的事他自己不干,为什么找你干呢,是吧?大哥,拣一个金子,说这是一个金佛,那不是塑料做的,我倒着走。
和 晶:这是第三个一。
刘彦斌:第四个一是一夫一妻一个孩子。理财,离婚是最大的破财,你们家有一千万,一离婚就得对半。
和 晶:这是第四个一。
刘彦斌:第五个一是一辈子做好一件投资。我们讲除了你们的生意之外做好一件事,你做基金也好,做外汇也好,做不动产也好,一招鲜吃遍天,别别人做什么你眼就红什么,不熟不做,有些钱不是你赚的。而且不能急,中国有句老话讲钱不进急门,谁着急发财,谁一定会破财。那些想一夜暴富的人,最后的结果是连本都收不回来。
和 晶:五个一说完了,下面有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交给刘先生,就是普通的工薪家庭,应不应该学学理财?
刘彦斌:人人都需要理财,因为一个人活着,一辈子都离不开钱。但是,中国的大学特别缺少一个教育,就是财商教育,大学生出门,对财务一无所知。
和 晶:那现在我们给冯女士、咏慷先生做个计划,以你专业的角度,就二老的年龄和他们未来的这种生活,因为他们的家庭代表着大多数中国普通人的家庭,有什么建议?
刘彦斌:您的养老、医疗有保障吗?
陈咏慷:应该说有保障,医疗基本上有保障,除了个别高价自费药,一般病都可以。
刘彦斌:像您这样的老人,生活也很节俭,那么剩下的钱做什么呢?我觉得可以存点钱买点国债,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稍微拿出百分之十到二十的钱,买一些基金,来获得这样的市场的一种增值。
和 晶:快乐。
刘彦斌:有这样幸福的生活,还闹得自己天天跟得了心脏病似的,一涨一跌忽悠,不值。至于生活上,七十年代的家具换不换,一个人一个生活方式我不能说换,但是我有一点要跟您提提建议,比如阿姨买件新衣服什么的,就让她去买,不要管太多。
陈咏慷:对对。
刘彦斌:理财是为了幸福,不是当花钱狂,也不是当葛朗台,我觉得就是在不影响你生活的情况下,买些东西,出门打个车,都可以。生活是一个家庭一个样,没有完全一种模式,所以我们讲理财是个性化和差异化的。
和 晶:理财对各位来说,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课题,第一,理财是我们的能力,要从小就开始学习和培养;第二,理财的目的,是为了让家人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