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家报,是温暖的园地。它让远方的家近在身边,让浓浓的亲情萦绕心头,让每一个家庭成员找到努力的方向……
这份报纸看上去很“专业”,报头、报眼、报眉、报花、底纹、花边、专栏等等,一应俱全。这份“自办发行”的家内读物,从1997年3月28日“创刊号”刊发至今,每季一期,已办38期,走过了整整10年。创办这份报纸的,是江山市二轻局退休干部周正恭老人。
笔者用了整整一天时间细读这份家报,循着文字指引的方向,徜徉在这个大家庭浓浓的亲情之中。
年年评“十喜”
人人争上进
在周正恭家,我们看到一本特殊的《家庭大事纪》……
全本共10篇,每篇记一年,一年皆“十喜”,既有装电话、迁新居之类反映物质生活改善的;又有当收发员的大女儿周淑君的敬业事迹上了党报、大儿子周德全被推选为江山市党代表、小儿子周德文被评为温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之类体现精神风貌的;更有小孙孙周航宇的绘画作品得了全国比赛一等奖、周德文被推举为企业集团总裁等记录家庭成员学业或事业进步足迹的……
——摘自《新梅家报》1997年3月28日创刊号
76岁的周正恭和老伴住在江山市区的市心街。儿女连同亲弟妹与晚辈,周家的成员现在有30多个,约有一半的成员分布在外地。10年来,老周拿出退休金和积攒的稿费,每季编发一期《新梅家报》。这份“自办发行”的家内读物,因时常会有朋友向他索要,“发行量”已远远超出家庭的人口数。
早在《新梅家报》创刊以前的1987年,老周每年春节都要在家中举办“家庭十件喜事”评选活动。每年除夕吃过年夜饭,全家人你一言我一语,“十喜”越评越想评。老周说,起初评选活动是为了给节日增添气氛,不料却评出了家人的上进心,喜事越评越多。开始时,一人得奖可单列一喜,后来常常搞“同类项合并”。喜事的档次逐年上升,最早时,开车的女婿得个安全奖亦算喜,后来要得到县级以上的奖才能挤进“十喜”之列。
老周有一弟一妹,整个大家庭中成员遍布全国各地,有些还在国外,平时交流机会不多,有的甚至不曾谋面。
老周最大的业余爱好是写作,几十年摇笔杆子,在数十家报刊发表了几千篇稿件。于是老周萌发了创办一份家报的念头。老周的父亲名叫周新和,母亲名叫郑梅雅,于是便起名《新梅家报》。
一份份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从总编老周手中寄出,一篇篇稿件又从每一位家庭成员手中寄回,浓浓的亲情和大量的家庭信息在此间得到传递。
一家有困难
全家来帮助
1999年12月29日凌晨2时许,峡口镇地山岗村周正才家发生火灾,被烧掉房屋11间220平方米、稻谷千余斤、肉猪1头以及家具家电、衣服等,共计损失3万元左右。在杭州的周凤秀和在温州的周德文等众多远近亲友,闻讯后都赶到周正才家探望和慰问……
——摘自《新梅家报》2000年2月20日第10期
周正才是老周的弟弟,家在地山岗农村。一场大火,使他的家产大多成了灰烬,是亲情的关爱,让他感受到了温暖。
火灾后数天风雨交加,留下一些断壁残垣,周正才一家实在难以栖身。“我们家庭成员知道后,各方支援他。你五百,他一千,包括日本的外甥,也寄钱回来。一家有困难,全家来支援。”老周在家报上记道:“在众亲友的大力相助下,周正才便在被烧掉的屋埂上,按原墙址重新修建起4间房屋,修复好南边房间的楼上部分……得以在重新修建的房子里安度春节。”
随后,在下一期的《新梅家报》上,刊登了《周正才重建家园》的文章。“去年12月29日,周正才家遭受火灾后,在自己的努力与亲友的帮助下,已走出受灾阴影,重建了家园,并积极投身到农业生产中去……”文章还写到周正才春耕备耕、买来小猪、撒下早稻种子等事项。“另外,他让笔者代向所有关心、支持过他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祝愿大家在外工作顺利,生意兴隆,学业有成,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家报虽小,可它在周家发挥的作用,是世界上任何报纸都无法取代的。亲情家报,把分散在异国他乡的亲人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周德全夫妇下岗了,家报披露后,在温州的弟弟周德文鼓励他们在衢州城里开办了一家“哥俩好酒楼”。“弟弟总是用温州人闯市场的例子来启发我们。这个酒店有两间店面,一间是弟弟买下的,两年不要我们一分房租。”
阅读家报,是家庭成员共同的习惯。刚刚从国外回家的周琼艳说:“经常看家报,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感觉亲人之间更加紧密了。”孙女周琼艳在印度尼西亚当幼儿教师,她的堂弟周航宇在上海读书,两个人很少见到面,通过家报得到了联系方法,两个人经常在互联网上E-mail来来往往,跨国的空间距离一下子缩短了。
探讨新问题
家报成帮手
我的秘密(周延宇,8岁)
我的心中一直埋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我希望妈妈不要再开饭店而去做别的生意。
记得那时我刚学会走路,妈妈就开饭店了。我常饿着肚子在椅子上睡觉,我想吃饭,妈妈总是说:“等一会儿。”可有时不知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吃上饭;有时我的作业做不来,真想叫妈妈好好教我一下,可是妈妈只是站在灶台上边炒菜边和我讲几句,我有点怀疑她讲得对不对。
总之,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妈妈不要开饭店。
——摘自《新梅家报》2000年9月1日第12期
在这个大家庭的30多位成员中,出了一个博士、三个硕士,还有院长、高级研究员、大学副教授,也有农民、小老板、打工者。老的年逾古稀,小的尚在读小学一年级……但在《新梅家报》上,他们都受到同等尊重。
家报上发表了孩子的文章后,家庭成员开始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帮助小延宇,还对家庭成员都有启发。
王志刚留学日本、陈和芬晋升为副教授、周德全不惑之年创新业、周德望夫妇进城创业记、郑仙岳自谋职业事略、周德文率团出访欧洲十国、周铭涵荣获“英语小博士”称号、周正恭《一写五十年》一书在香港出版……
“表扬好人好事,鼓励全家为社会作贡献。”老周说,家报弘扬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无论你干什么,只要你努力去干,干得好,都有可能成为《新梅家报》报道的新闻人物。
“从1974年下放起,经历了30多年漫长而艰辛的岁月,今年9月9日郑仙岳光荣退休了。”2006年9月10日的《新梅家报》二版头条配照片,刊登了这一条消息。郑仙岳下放插过队,当过售货员,曾被评为“全县十佳优秀营业员”,当过餐馆经理。1998年下岗后,“不等不靠、不灰心,曾去做过营业员,承包过旅馆。后在家人的支持帮助下,办起了哥俩好酒楼,当起了小老板……三十多年的工作,她都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这种好学上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深受企业职工和领导以及家人的赞誉。”
2003年,11岁的周延宇在江山城南小学读书,勤奋好学、积极上进,《新梅家报》以将近整版的篇幅,刊登小延宇的书法、作文、学校评语和奖状。
蒋柯越在杭州读三年级,思维敏捷,学习勤奋,先后获得“三好学生”、“争章雏鹰之星”等称号,今年9月10日的《新梅家报》便用整版刊登了小柯越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