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博客是现今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在浙江云和却有这样一位时尚老人,不仅上网冲浪,还玩起博客来,这个老人就是87岁的“碓楼诗人”柳楫。
柳楫,云和县云和镇黄水碓村人,今年已八十又七,鹤发童颜,神采奕奕。
老人早年毕业于师范学校,曾在小学、中学任教。现在是浙江省诗词学会会员,瓯江诗词学会会员,已发表诗词400多首,散文2万余字,其中已整理成册的有《碓楼诗词》和《碓楼随笔》。
写诗易 出书难
网络平台补缺憾
说到写诗,老人说:“我出山并不早。在1990年云和诗词协会成立的时候,身边的朋友见我有点文笔就推荐上去了。没想到,以前从来没有写过诗词的我,现在居然能有些出息了。”
“当时刚参加诗词协会的时候,就后悔了。担心啊!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写过诗词呢。担心让人笑话!”柳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一脸的满足。“要是当初没有坚持下来,我就没有现在这样的成就了。不过,我想对于诗词我还是有灵性的,所以提高得很快。”
在朋友的鼓励下,老人坚持了下来。让老人没有想到的是,一接触诗词,对写诗便产生了感情。这种情感一直激励着老人不断地写诗,不断地学习。“那段时间,他真的是昼夜不分了,疯得很呢!不是看书,就是在蒙头写作,要不就去协会请教老师去了。”88岁的老伴在旁边不无赞许地嗔怪他。
在自己的努力下,柳楫在云和诗词界获得了一定的荣誉,从原来的会员到理事再到顾问。一个自称“门外汉”的人竟成了人人敬仰的老师,老人开心极了。
有了成就,名气就随之而来。于是,想与柳楫交流、沟通诗词的人越来越多,打电话咨询、来信沟通、上门请教的接踵而至,偏居乡村的柳家老屋门庭若市。柳楫也非常乐意将自己的诗词拿出来与诗友共享,可是总觉得缺少一个可以让大家一起交流的平台,而网络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群诗友的缺憾。
寻网友 广交流
诗人博客建碓楼
柳楫上网建博客的主意还是外甥出的。老人在“山水家园,童话世界”写了大量的诗词,就很想出两本书,以方便会友。外甥告诉他,现在网上流行一种“网络日记”叫“博客”,可以通过博客,将自己的文字发表在博客上,网友就可以看到了,跟出书差不多。于是老人来了兴趣,很爽快地接受下来。2006年11月8日,“碓楼诗人”的博客就这样诞生了。
但是建博客容易,要真正玩起博客来,老人还真有点力不从心。“学电脑比学写诗词难多了!起初没想到会这样难的,以为开机关机就可以了。开始上机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法操作。呵呵,我高估自己了。”老人微笑着说。
回想自己与电脑开始交往的情景时,老人很兴奋。他说自己第一次开始注意电脑还是因为曾孙子迷恋上网玩游戏,孙女总是在他面前埋怨电脑不好,于是电脑给他的印象就是游戏。后来,在其他人那里听说上网可以找资料,电脑又成为“藏书室”。再后来,听外甥说,电脑可以和陌生人聊天,还可以出书。电脑这种包罗万象的功能着实让老人震惊不已了。原先对电脑还不以为然的他,没想到也和外甥一样扎扎实实地热恋上了。
每天老人只要有空,就会去儿子家,或是外甥家坐坐。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想上网,看看自己博客上网友们的留言。虽然现在的他才刚学会打上几个汉字,但是老人已经很满足了。看着自己的文章一篇一篇地随着鼠标翻过,感觉特别兴奋。他说,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和电脑结缘,更不敢想自己的诗词、文章可以上网,而且让那么多的人欣赏评论。
诗上网 反响大
耄耋老翁感慨多
现在,打开电脑,只要输入http://www.blogcn.com/u3/26/72/liuji0/index.html,就可以看见一个以绿色为背景,有美丽的郁金香,还有一对幸福的老人……这就是“碓楼诗人”的博客。上面还可以浏览到40余篇柳楫写的诗词、散文、游记。
老人很高兴,博客建立后,得到很多网友的好评。目前老人正在家中忙着整理诗词、文章,他迫不及待地想将自己写的全部诗词都传到网上去,让大家欣赏、评论了。特别让老人高兴的是,一位远在四川的诗友在浏览老人的博客后,对老人的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在博客上留言,还给老人寄来信,希望能和老人一起交流写诗心得。老人看了非常感动,赶忙将自己整理成册的《碓楼诗词》和《碓楼随笔》给友人寄了过去。
柳楫还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文章在网上会这样受欢迎。他说,古诗词相对于网络里的情感文章不很受欢迎,因为现今能上网玩博客的大都是年轻人,而他的读者群大都是中老年人,中老年人能上网的很少,他估计他的博客访问量应该不高。可是让他意外的是,还真有人这么认真,还给自己写信来呢。
许多网友浏览过老人的文章后,纷纷留下了“加油!我们支持你!”“老人家,您是我们的偶像!”等留言,让老人感动不已。
“现在的他啊,比起以前忙多了。不是写诗,就是给网友回信。都87岁了,而且眼睛都有1000多度的近视,还像小孩子一样窝在电脑前。一下子非常兴奋地说谁给自己留言了,一下子又一句话不说,沉思着,整个人就像着了魔一样。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精力。”老伴心疼地说。
“平身结得翰文缘,兴致狂来学少年。吟韵竟然开博客,鼠标难驯憾秋残。”柳楫为自己上网博客自豪地写下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