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毛衣,实在是普通而又普通的服装。然而在45年前,一件价值30多元的毛衣,对于平常百姓来说,却算是值钱的家当。尤其是我母亲,她将当时唯一值钱的最后一件毛线外套,变卖后给我哥交学费,至今仍令我记忆犹新。
那是1960年初春。二哥在湖州中学就读,离高中毕业只剩最后一个学期了。然而窘迫的家境,竟然差一点要让品学兼优的二哥辍学。当时我还在读小学五年级。每逢新学期开学,母亲常常为了筹措学费东拼西凑,实在无法借贷时,只得将她过去的首饰一件件变卖。那年开学前,二哥无法带走新学期的学费。母亲告诉他向学校说说,缓段时间再交。二哥走后的第二个月,母亲还是无法凑齐这笔钱。满脸愁云的母亲说,没有别的办法好想了,只有把她仅剩的一件毛线衣卖掉凑足学费,好让你二哥念完高中再考大学。母亲在食品厂工作,天蒙蒙亮就要去上班。严冬腊月,是多么需要有这件外套御寒啊。
母亲从棕色的皮板箱中找出毛衣,用一块白布小心翼翼地包好,直奔旧货店而去。约一小时后,母亲兴匆匆赶回家里,手帕里包着换回的30块钱。第二天是星期天,母亲要我起个早,乘轮船去湖州;并且千叮咛万嘱咐要我路上小心,不要将钱遗落。我郑重其事地点点头。中午,我到了二哥的学校,二哥收了钱后并没有显得异常兴奋,只是简短问了家里的情况,似乎他已知道这笔钱的来历。当年暑期,二哥终于如愿考入全国重点大学。
许多年过去了,母亲4年前也离开了人世,但崇高纯真的母爱,永远印在我们兄弟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