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综合
3  4  
PDF 版
· 一个电话图书送到家门口
· 温州交流离休干部
服务管理工作经验
· 干休所里
办起氧吧
· 房子:幸福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 节节康氨糖胶囊优惠通知
· 送温暖 献爱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房子:幸福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有人说,幸福晚年,少不了四个老:老窝、老伴、老友、老本钱。许多聪明的老人都明白这个理儿,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人到老年,一个不太大却是舒适温暖的窝,是何等的重要。可是有的老人因种种原因,失去了自己的家,当他们重新寻找老伴时,房子成为幸福路上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为了儿孙,他牺牲了自己的幸福

  六十出头的刘大妈是个退休的科研人员,前几年老伴走后,她想离开这伤心之地,就卖了北方一个大城市的住房,随两个早已在杭州安家的女儿到了江南。杭州的优雅宁静、温润恬淡,让她这个北方女子深深陶醉。她爱上了这座江南名城,并打算在此度过余生。

  住在女儿家里,虽然女儿一家对她很好,她却感觉日子平静而无趣。白天,女儿一家上班的上班,读书的读书,只有她一人守着空空的家。孤独寂寞,如无形的冷雾,悄悄向她袭来。在这个没有同事、没有朋友的城市,她有时会感觉生活在一个美丽陌生的星球,心里的孤独,不知向谁诉说。

  在街头闲逛的时候,无意中报上一则交友会的信息启发了她,为什么不再找一个老伴?这强烈的愿望,让她立刻走进报社,报名参加了交友会。她的征友要求很简单:年龄在70岁左右,必须有自己的住房。

  交友会没有令她失望。她以北方人的大方坦率,赢得一位男士的好感。这位男士是位退休干部,外表儒雅清秀,待人接物也周到礼貌,是刘大妈心仪的那一类人。两人接触了几次,感觉比较说得来,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也就接触到了很具体的房子、子女等实际问题。刘大妈坦率地表示,我只是住在你家里,绝不会要你的房子,假如你先走了,我立刻搬回女儿家去。这次男士脸色不那么好看了。再一次见面时,男士很礼貌地拒绝了她,理由是孙子要在他的房子里结婚,儿子也说了,“你一百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可不是个小数目,怎么能轻易让外人进来,只怕到时请神容易送神难。”

  刘大妈想不通,他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幸福来成全儿孙们呢?或许这就是老年人的婚姻,没有太深的感情基础,儿女们又层层设防,有时为了家庭的宁静,老人们就会割舍自己的所爱所思。

  没有住房,她换了多家养老院

  身材娇小的陈大妈,五官清秀,肤色白净,怎么看都不像是快七十的人。初与她相识,会感觉她的健谈爽快,以为她过得很快乐。其实这只是表象。陈大妈曾经有个幸福的家。在浙西一个大型企业,她的丈夫是个处级干部,她自己是企业职工子弟学校的一名教师,大儿子参军后留在北京,小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工作。一切都发生在丈夫离去以后。当时,病了好几年的丈夫终于离她而去,她在料理完丈夫后事以后,也到了退休年龄。单位考虑到她一个人生活在企业不方便,就建议她到杭州与儿子一起生活,并将在同一系统工作的儿子与她的住房一并解决,给分了一个大套住房。她后来一直就很后悔当初这一选择。到杭州后,她与儿媳的关系处得很僵,儿子又完全站在自己老婆那边。当时她还年轻,身体也好,就搬出来住到一家养老院里,白天还去兼职当教师,为自己储备更多的养老金。就在打工路上,她遭遇了一次车祸,整整三个月躺在病床上,小儿子没有来看过她一次,从此,她对这个儿子不再抱幻想。

  在养老院里,有位老先生对她很有好感。一看他就是个知识分子,除了散散步,就在房间看书,从不打牌玩麻将。他也是独身一人,常常来看望陈大妈,与她说说儿女家庭之类的事,劝她要想得开些。那是一个街道办养老院,大多数寄养老人的文化都不高,看到陈大妈常和老先生在一起,就有些风言风语的传闻。陈大妈不想惹事非,就搬到一家新建的老年福利中心。一年多后,有人给她打来电话,说老先生快不行了,想见见她。可她硬着心肠没有去。后来,别人给她介绍过几个老头,可是几乎都是一涉及房子,对方就缩回去了。而陈大妈由于经济的原因,搬了好多家养老院,让那些牵挂她的朋友,不知去哪儿找她。

  租房漏雨,二老无奈分了手

  老屋漏雨,也许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却能让一对夫妻分手。某地的老龄工作部门曾接待过一对老年夫妇。进来时他们灰头土脸,满是懊恼。女的说:“都是你要结婚,才弄成今天这么狼狈。”男的说:“这有什么呀,不就是漏点水嘛,又不是什么大事。”原来这是对再婚的老人,因为双方子女的反对,他们一怒之下,自己在郊区租了房,起初两人每天一起锻炼,一起买菜做饭,日子倒也过得蛮开心。却不想一连十多天的雨季,租来老屋漏雨了,他们去叫房东,房东来修了几次也没有修好。在男的建议下,他们找到老龄部门,希望能想个解决的办法。老龄部门的同志分别与他们的子女取得了联系,两方的子女都说:他们自己回来欢迎,要带一个进来,不行!两位老人商量再三,决定还是分手,回到了各自的家。

  对许多老年再婚夫妇来说,分手的原因,有时就那么简单。做子女的要站在父母的立场上,多替他们设想,父母的幸福难道不也是天下做子女的心愿么!

  谢芬芬 王俊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