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王光美生活十分低调,她一再谢绝各界想为她写传记的请求,至今给历史留下唯一独立的生平记载,是由中央文献历史记载有关部门出面写下的一本薄薄的《王光美访谈录》。
◆少奇诞辰纪念日
始终不肯坐轮椅
2003年,王光美最后一次到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王光美一生中一共到过刘少奇的故居6次,除了第一次是夫妇一起去外,后面的5次都是她自己去的。湖南宁乡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办公室负责人肖冠雄说:“当时王光美看起来身体还可以,到了出席诞辰纪念活动时,本来坐着轮椅的她坚持不肯坐,一定要自己走到会场去。她说,大家都是老朋友,哪有大家站着她坐着的道理……”
◆身患癌症 依然为“爱”奔走
晚年的王光美专心致志地投入了一项事业。
1995年春天,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等发起的旨在帮助贫困母亲治穷、治愚、治病的“幸福工程”行动宣告启动,全国政协常委王光美被推举担任“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
很多人可能没想到,这一年王光美已经74岁高龄;更少人知道的是,她此时身患癌症已有六个春秋。然而,她却为自己的晚年做了这样的选择:倾其所有,为“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积极奔走。
一向执著的王光美对此事是全身心投入,直到近两年,才在医生和家人的极力劝阻下减少了工作量。作为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她自己都记不清这些年来已经跑过了多少地方,陕西大荔县、福建安溪县、河南三门峡、北京门头沟等地都留下过她的身影。据其秘书介绍,每次外出,王光美总爱逗留在农村的炕头上、工厂的车间里。她爱问:“每月有多少收入?平时都吃什么?念过几年书……”
◆女儿的“孝敬”
捐给基金会作“零用”
关于她和自己女儿较真的一笔长途电话费用,最为人们津津乐道。一天晚上,与王光美住在一起的女儿因工作业务上的关系急需打一个国际长途,情急之中她使用了公家为母亲配备的长途电话。一辈子廉洁奉公的王光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立即要女儿把这个电话登记在册,以备日后自己付费。
女儿深知母亲的为人,二话没说登了记,而且第二天给了母亲500美元,说是交电话费。看着女儿一脸顽皮的神态,做母亲的知道这是女儿借机“孝敬”她,因为几个孩子平日总是变着花样给她买这买那的。
这一次王光美欣然收下,她随即想到了即将宣告成立的“幸福工程基金会”。两天前,她在与工作人员的闲谈中了解到,由于基金会刚刚组建,工作生活条件都比较简陋,许多人中午常吃不上热饭。
“这钱来得是时候”,第二天,王光美便让秘书把500美元送到了基金会,捎去一句话,买个微波炉中午热热饭,剩下的钱买些其他急需的办公用品。这500美元成为即将成立的“幸福工程基金会”收到的第一笔捐款。用这笔钱买的一个微波炉,成为基金会一个永远的温暖的纪念。
不仅如此,1996年,“幸福工程”面临严重资金匮乏,王光美毅然拍卖了母亲留给她的象牙雕素面笔筒、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碗等4件珍贵文物,所得50多万元,全部捐给了“幸福工程”。
◆特别爱好 一生坚持喝白开水
在生活上,晚年的王光美爱好依旧广泛,喜欢摄影、京剧和中外音乐,对芭蕾舞剧,尤其是对《天鹅湖》更加偏爱。近20年来,每年暑期她都在北戴河度假,每天到深海游泳一小时,风雨无阻。平日在北京,一周总有两三次去钓鱼台游泳。
这么多年来王光美一直坚持着喝白开水的习惯。她曾说,“这是多年的习惯了,少奇对自己要求严格,他抽的烟、喝的茶都是自己付钱,所以我不喝他的茶,喝白开水。”
读书、看报是王光美每天必做之事。在她的办公桌上有文件和汇报材料,还有当天的近10份报纸。每天下午就是她看文件、浏览报纸的时间。她每晚看电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属必看之列,她说这样可以了解中国,了解社会;偶尔也看一看电视剧,但只看历史题材或具有教育意义的片子。
摘自《广州日报》
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于10月13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王光美的一生有很多身份:大家闺秀、数学女王、中国第一个原子物理的女硕士毕业生、万人仰慕的国家主席夫人、12年的阶下囚,以及“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她的一生大起大落,是中国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
10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的“第二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王光美荣获成就奖。